推进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 广泛汇聚发展合力

日期:2025-01-21    来源:北京市政协研究室

字号:        
  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是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平谷区政协的实践来看,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联系界别群众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站(室)的载体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和创新途径,让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更主动、更深入、更顺畅、更有效。
  一、加强学习引领,提高委员联系群众思想认识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化。要建立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知情明政重点学、专委会会议集体学、网络平台线上学的平台矩阵,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区委重要会议精神及重要决策部署等,增强委员联系群众的政治领悟力和政策把握力。二是推进学习培训常态化。制定委员学习培训计划,根据政协常委、党员委员、界别召集人等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分类培训,不断强化委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意识,为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奠定思想基础,促进委员履职意识提升。
  二、深化履职实践,提升委员联系群众能力水平
  一是在视察调研中加强联系。要教育引导政协委员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深入界别群众的视察调研等活动,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提高建言资政质量。二是在深度协商互动中加强联系。每年召开的政协全体会议、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政性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要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通报情况,与委员互动交流,同时邀请界别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发出界别声音,在互动中加深交流、形成共识。三是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中加强联系。政协委员要通过经常走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界别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意见建议,收集民意民智,通过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反映群众呼声意愿,当好界别群众的“代言人”。
  三、创新平台载体,拓展委员联系群众广度深度
  一是优化委员工作站(室)工作机制。要明确不同工作站(室)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的重点,有效发挥委员工作站(室)“学习、履职、联系、联谊”功能作用,推动委员工作站(室)融入式、下沉式、叠加式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作用发挥,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升级赋能新型委员工作站。要重点探索打造“功能型+行业型”委员工作站,更好衔接基层协商,服务区域发展。围绕中心工作和区域特点,推进重点委员工作站的创新赋能提升,延伸委员履职触角,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更好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强化委员主动进站履职意识。要引导委员积极主动进站履职,实实在在用好委员工作站,努力将委员工作站打造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倾听群众心声的“传声筒”、用情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以进站履职的成效推动委员联系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四、健全制度机制,提高委员联系群众工作质效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的组织架构作用,夯实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三联系”的工作传导体系,实现党建链委员链履职链深度融合。二是强化专委会基础作用。整合专委会和界别各自优势,构建“政协统一领导、专委会组织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各专委会要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组织开展界别视察、调研、发言、提案和协商等活动,勇于探索创新,推动专委会和界别协同联动、互促互进,发挥1+1>2的效应。三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作为委员年度履职考评的重要内容和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对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突出的要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并在委员连任时优先考虑;对联系群众工作不积极不深入、履职不到位的要及时约谈提醒、督促整改。(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平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