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 双向奔赴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 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

日期:2025-01-21    来源:北京市政协研究室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尽责。下面,我代表民革市委,就“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与大家交流。
  一、新时代“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和“三个新”的重大论断。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2021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2022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作出机制性安排”。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意见》,将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和创新概括为“十个明确”,其中一条就是“明确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由此,我们看到,新时代“发挥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平台越来越宽广。
  二、75年来人民政协为民革提供了广阔履职平台,充分发挥了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
  1949年9月人民政协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75年来,民革中央积极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民革界别特色领域,通过政协大会提案建言献策,成果丰硕。李济深、何香凝等民革前辈与其他人士共同提出的多件提案入选2019年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反分裂国家法》出台、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建成通水等两岸关系中的大事,都有民革提案的助力。
  1991年民革市委首次以党派名义向市政协提出《关于推进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两项意见和建议》、与市政协联合提出《关于推进北京市金融工作的几点建议》,市政府专门发来提案办理情况报告。进入新时代,民革市委积极参与政协协商任务,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多篇提案被市政协评为最具影响力优秀提案。2021年,市政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工作中作用的意见》,就进一步发挥党派在政协作用作出制度安排。4年来,民革市委共参与政协协商议题近50项。民革界别委员大多同时担任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委员,成为“履职联合体”,提高了履职质量。
  三、协同发力,双向奔赴,以高水平履职成效彰显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独特优势
  要发挥好人民政协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需要政协与党派协同发力,双向奔赴,合演“二重奏”。结合北京民革在政协的履职实际,我们认为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协为党派履职搭建更多平台。一是在协商议题选择上,充分征求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多吸收党派成员参加协商调研工作。三是协调沟通政府相关部门,为党派成员知情明政提供帮助。四是在形成调研成果时,多吸收党派成员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五是及时向党派反馈调研成果的采纳情况,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履职。六是继续强化专委会联系党派工作,提高党派履职质量。
  (二)党派要着力提高议政建言能力。一是加强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履职本领。二是着力发现培养履职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强化对党派成员的履职考核,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三)协同抓好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将党派界别与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相叠加,及时倾听成员声音、反映社情民意,打造凝聚共识的载体、服务基层的窗口和联系群众的桥梁。
  (四)协同推进政协民主监督与党派专项民主监督。两项都有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责任,可探索协同推进,推动党派成员在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副会长,民革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