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政协:将文史资料征集作为双向发力的有效载体

日期:2023-02-20    来源:北京观察

字号:        

  海淀区政协始终坚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坚持提高站位抓文史、紧贴时代抓文史、创新方法抓文史的工作思路。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各届班子和历届委员及社会各界文史爱好人士的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海淀区政协文史馆、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暨“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座谈会

  始终把文史工作

  摆在政协工作的重要位置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的看家本领。海淀区政协文史工作开局于1986年,已有37个年头,十届区政协以来,在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引领下, 新一届班子迅速进入角色,贯彻市政协的决策部署,围绕区委的中心大局乘势而上,发挥好新一届委员及新一届文史专家的宝贵资源,让海淀政协文史征编工作迈上新台阶。

  切实办好《海淀文史》。自1986年《海淀文史选编》创编以来,一直是内部资料、内部交流。2018年,区政协领导班子决定将《海淀文史选编》升级为正式公开出版物,更名为《海淀文史》。编撰、出版《海淀文史》25辑。

  组建专业文史写编队伍。海淀政协高度重视文史资料工作,队伍建设一直常抓不懈。作为文史委的重点工作,文史征集工作由主管副主席专职负责,各委室协同征集。为了使海淀文史资料工作再创新绩,海淀政协设立专岗负责文史采编工作,返聘海淀史志办文史专家,充实海淀文史资料工作。同时,组建起以政协委员、文史研究员、文史爱好者为主的文史写编队伍,发挥领域优势、挖掘历史资源、研究文史规律,形成了以记录海淀文史为主线,高质量服务区域发展的工作模式。

  成立海淀政协文史馆。2017年7月,经海淀区政协班子决定,成立海淀政协文史馆,办公地点设在海淀区档案馆。聘请楼宇烈、启骧为海淀政协文史馆名誉馆长,聘请张维佳为海淀政协文史馆馆长。区政协文史委对文史分类、汇编、保存等业务进行指导。

  以史资政、厚积存史 

  开展文史资料征编工作

  文史资料征编工作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五年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文史专家、学术大家及文史爱好者的广泛支持,收集到各类文史资料千余件。

  征集涉及古代历史的文稿。海淀文史资料专辑,从多方面、多角度,追忆、记述了海淀区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历史人物、地域文化等。《海淀文史》以“点”的形式回顾海淀的发展历程,而《海淀古镇风物志略》《商海变迁》等文史专辑则是以“面”的形式记录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海淀的历史与文化,通过“点”与“面”结合,对海淀悠久的历史与人文予以追忆和记述。

  征集具有时代特点文稿。政协文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海淀政协编纂的《中南海修缮队长佟永祥》,首次披露了海淀工匠1949年在香山双清别墅为毛泽东制作木床的经过。《蒋介石的海淀之行》也是第一次记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蒋介石在海淀的行踪。《李亚梅回忆父亲李石曾》以追忆的方式,记述了近代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的李石曾与海淀的渊源。《寻踪探源话清河》则是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相联系,探求永定河故道在海淀的踪迹。《追忆田村解放的日子》回忆了70多年前京西重镇田村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征集重点工作的文稿。配合北京市政协征集出版完成《北京抗战史料》工作。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协助市政协完成《光辉的旗帜》,征集《校园人生路》(刘勇)《党旗飘扬》(汪素坤) 等文章;10月,编辑出版《使命担当》一书,收录选登《一个特殊的春节》(戴轶);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征文活动中,报送征集18篇文章约3万余字,并在《海淀报》专版刊登。

  文史资料工作

  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海淀政协文史工作深刻把握时代要求,深化规律性认识,统筹抢救挖掘与建言资政一体推进,以委员视角、政协智慧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擦亮“三山五园”文化金名片。围绕“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宣传研究探讨皇家园林、古村落、名人故居(墓地)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性利用。通过实地走访、编纂文史,出版了《畅春园记盛》《京西名园纪略》等学术专著,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把握三山五园文化脉络。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宣传、传承海淀历史文化,开展“抢救式”文物保护,也是海淀文史工作者的担当与责任。加强与属地街镇、村居社区协作交流,坚持人文北京特色海淀发展理念,整理收集了一大批以曹雪芹故居为代表的红楼梦文化、以纳兰性德墓为代表的清代诗词文化、以贝家花园为代表的中法交流文化的专辑著作。

  让文史资料征集

  成为双向发力的有效载体

  推动政协文史工作成为彰显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特色优势的基础支撑,成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海淀政协坚持记录文史与主责主业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依托委员主体作用,以文史资料征集拓展委员履职新渠道。

  将文史资料工作转化为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海淀文史工作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建设重点任务,根据界别特点,组织委员走访调研,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性,发挥委员在文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推进文史工作成果转化。

  努力做文史工作的有心人、尽心人。撰写文史资料要求以现实为依据,叙述要真实准确。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同频共振、入脑入心,才能使政府决策时,将政协委员好的建议运用其中。在地铁4号线苏州街站建设、海淀公园的规划、海淀镇古建文物开发、科技园区选址、京西稻保护利用中,都可以见到海淀政协的智慧和身影。

  新一届海淀区政协将在市政协的指导下,为奋力打造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的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凝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