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各区政协

搭起政策与百姓感受之间的“连心桥”——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协党组书记与委员从“医改改在哪”说开去

时间:2018-01-11   来源:东城区政协

  1月9日下午,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小组讨论是由朱少敏委员的一个疑问开始的。

小组讨论现场图片

  “政府工作报告谈了东城区2017年各项改革发展的成果,对于增长数字而言,老百姓更相信自己的感受。比如医改,都说老百姓得实惠,可我去看病并没有觉得比以前便宜,有时甚至更贵了。”朱少敏不解地说。

  这场小组讨论,区委副书记、区政协党组书记宋铁健专门前来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委员们没有因为“领导”来了就不谈问题,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有啥说啥。

  巧的是,小组里就有一位医院院长。栾艳秋委员赶紧拿起话筒解释说,我来说说医改改到哪里了?“现在咱们就医总费用中一部分是医师服务费,这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费是增加的,但药费确实降低了。原来进医院的药品加成是15%,改革后现在进医院的药品都是0加成,也就是一分钱不增加。”

  但患者为什么没有明显感觉药价降低呢?栾艳秋解释说,“根源在药厂方面,规定进医院不能加价,但由于市场监管跟不上,有些药品包装改一改在进医院之前还是有提价现象,所以医改不是简单的医院方面的问题。”

  经过一番释疑解惑,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更大了。

  蔡燕霞委员坦言,咱们的好政策要发挥好作用,一定要在落地执行中加强监管,否则咱们政府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最后或许因为不知道而不理解甚至误解。

  说到让各界群众充分知情明政,委员们打开了“话匣子”。

  钮小桦委员从小生长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他印象里的胡同有国槐,有雀鸟,有胡琴声,“东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政府疏解整治提升的举措大多是背街小巷治理项目,但有些老百姓不理解,认为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同样是胡同,邱悦委员的关注点在治理“开墙打洞”上。“东城区是历史文化名区,开墙打洞要治理,但有的老百姓心里嘀咕,是不是刷个白墙简单堵上就行了?”邱悦说,政府后续肯定有统一规划方案,要是能提前告知老百姓就能多争取一些理解。

邱悦委员

  “政策信息要想有效传递出去,再用传统的冷冰冰的通知贴在宣传栏里的方式已经不行了。”律师出身的杨诚委员分析道,政策理论部门专业人士研究出来的东西,直接拿给老百姓看,怎么看得懂?看不懂问谁去?

  王剑男委员接过话茬,“针对老百姓,要把政策掰开揉碎去解读,要用更多方式更好的方法去解读,大家才能真正体会到政策的获得感。”

  王立真委员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出台前的意见征集力度,加大意见收集面,对关于民生的政策,加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委办局、辖区内单位、街道、社区、普通百姓参与评审,确保意见收集充分、真实。

小组讨论现场图片

  你一言,我一语,会场气氛热烈。听着委员们的肺腑之言,宋铁健频频点头。他说,大家提出的问题很中肯,有些的确客观存在,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何在政策执行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所在,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我们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面。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我们政协委员通过调研走访,就是要把群众呼声“带上来”,把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初衷“传出去”,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工作,搭起“连心桥”,架起“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