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党派团体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文化北京专项行动”课题组赴石景山区调研“街巷文化”建设

时间:2018-05-18   来源: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2018年5月14日上午,社市委“文化北京专项行动”课题组赴石景山区调研“街巷文化”建设。社中央副主席、社市委主委刘忠范,社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李丽萍,社市委理论研究会会长方炎,社市委副秘书长郭艺,社市委文化委员会主任闫贤良,副主任吴宜夏、许莉等课题组成员以及社市委石景山区工委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中共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文献,社石景山区工委主任、副区长左小兵,石景山区副区长周西松,石景山区政协副主席刘建国以及石景山区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前,课题组一行实地调研了模式口街道和八角街道街巷文化建设情况。刘忠范同志边走边看,听取街道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不时就街道文化发展规划、街道文化建设思路等问题与身边同志就进行交流,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后,刘忠范充分肯定了模式口街道和八角街道在街巷文化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他说,模式口村改造工程和八角街道的街巷文化建设是造福群众的民心工程,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凸显石景区文化特色,彰显文化自信,提升石景山区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同志们奋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组一行到石景山区调研是“来对了,看对了”,通过实地调研,可以看出,石景山区在文化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更是有魄力的。特别是八角街道的路边“科技发展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览很有特色,值得推广。

  座谈会上,课题组听取了石景山区街巷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介绍并重点了解首钢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以及模式口村历史风貌保护的情况。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方炎同志代表课题组针对石景山区街巷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课题组认为,石景山区开展的“精品街”建设工程与社市委提出打造“街巷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只有塑造出有文化、有品位、有魅力的城市特色文化, 才能凸显出一个地方的优势, 使城市更有内涵。故此,一是建议是由区政府牵头,深入挖掘从“磨石口”到“模式口”——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以及首钢搬迁——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两个标志所蕴含的社会转型意义,并通过艺术形式形象化地表现出来,成为京西地区地标性文化设施;二是要加强文化设施的宣传,根据街道故事和街道文化特色,开展“街巷文化”建设,要在公共空间通过个性化的设计,以街头的雕塑、街巷历史图片展、APP语音导览、二维码扫码介绍等手段,打造以街巷文化为代表的城市名片,使普通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时时感受到文化气息;三是要拓展“街巷文化”建设模式,在“精品街”建设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街道文化展示中,要有人物、有故事。

  课题组专家还提出了石景山区文化建设要建立历史、现代、生态体系;要以首钢工业遗产为基础,建立中国工业博物馆;成立街区文物改造专家委员会;打造石景山故事,形成文化旅游品牌,同时,抓住冬奥会契机,进行文化事件营销,开展全域旅游;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形成慢游文化氛围等具体建议。

  刘忠范主委在讲话时,首先对于中共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对于九三学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表示了诚挚谢意。他说,“文化北京专项行动”是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相关要求,所开展的一项系列活动。此次赴石景山区的调研活动,是我们系列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调研活动,我们认为,石景山文化建设理念与我们想法完全一致,当前石景山区的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更具后发优势,具有更大的创新和操作空间,我们希望通过发挥九三学社的界别优势,并利用民主党派位置超脱的优势,从民主党派履行自身职能的角度,以建言献策为抓手,以社会服务为支点,亲身参与到石景山区文化建设之中,并以共同开展“街巷文化”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合作,共同为石景山区争创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贡献力量,同时,也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文化建设视野延展到整个北京市,最后,在社中央的支持下,推进全国的文化建设。

  刘忠范指出,北京既是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亟待改变。北京有大量历史要素值得挖掘,但现在街面上的历史文化信息很少,没有将历史文化彰显出来,没有将文化自信展示出来。当前的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与商业相联系,商业性市场文化较为发达,更多地表现为以博物馆、歌剧院、展览馆、公园等大型公共设施为代表的集中式的文化展示场所,市民文化相对匮乏,因此,我们要推动商业文化向市民文化转变。

  刘忠范提出,在街巷文化中,要充分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北京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要通过古为今用的理念,将灿烂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出来,同时要通过洋为中用的理念,借鉴西方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依托老百姓身边的小公园、街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深入挖掘和宣传历史名人、英雄人物、优秀科学家的事迹,以雕塑、信息牌、画像等为载体,将其生平和事迹展示到街面上;还可以将博物馆的展品,以复制品的形式,在公共服务空间予以展示,让博物馆中的展品展示出来,打造“博物馆型城市”。

  刘忠范认为,在街巷文化建设中,要避免“重物轻人”的现象。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街巷文化建设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古建筑保护、仿古一条街改造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更要注重街巷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英雄人物、文人墨客等杰出历史人物的挖掘和整理,要通过人物雕塑的形式,将历史人物展示出来,将街巷中的杰出人物讲述出来。同时还要用国际化的语言讲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的文化,进而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展示出北京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内涵,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

  刘忠范要求课题组要明确社市委“文化北京专项行动”的初衷,要树立街巷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保护的概念。他指出,文化保护是点状的概念,强调的是对既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街巷文化的概念更为宽广,强调的是通过挖掘既有文化资源,展示历史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他希望,课题组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石景山区的工作联系,共同开展街巷文化试点建设,并以争创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契机,打造全国街巷文化建设样板工程。

  文献区长在讲话中,首先对于九三学社课题组一行到石景区开展调研活动,表示了感谢。他指出,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功能定位,以“三道五区”“六张名片”全面塑造提升本区文化形象,着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开展历史风貌保护工程,营造与区域文脉相承的街巷文化。九三学社课题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石景山区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水平很高,特别是课题组提到两个转型的理念,很有见地,石景山区文化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并带有历史传承性, 既能融合历史和现代文明, 又能够体现地方人文和自然特色。区委、区政府将认真研究课题组的建议,并落实到文化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