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媒体关注

李丽萍委员:千百次乘车寻找地铁小吊环中的大问题

时间:2021-01-22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李丽萍委员:千百次乘车寻找地铁小吊环中的大问题

  提案摘要——

  九三学社界别委员李丽萍在去年的提案中提出,北京市地铁线路中,有些没有吊环。在客流量大、人多拥挤时,由于乘客个体条件存在差异,造成部分儿童、女性、身材矮小及老年乘客难以够到车厢上方设置的横向拉杆扶手,极易造成安全危险。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更易造成重大伤亡风险。建议北京市率先统一地铁吊环扶手设置标准。合理安排好吊环扶手设置的密度。

  调研——

  千百次乘车 地铁见闻验证吊环扶手必要性

  对于李丽萍委员来说,地铁四号线再熟悉不过。出行、出差,四号线是她的首选。千百次的绿色出行,在不同时段搭乘地铁,让李丽萍零距离观察到了早晚高峰时期车上因没有吊环扶手产生的各种“险情”。

  “竖杆对于小朋友和老年人等身材较矮的人群来说,抓握不便,我自己就深有体会。”李丽萍说,“我个儿不高,就抓不到横杆,只能靠竖杆保持平衡。每次乘车的时间又长,所以整个乘车的过程中心情紧张。

  李丽萍还记得,一次乘车过程中,亲眼看到一位高个子父亲抓着横杆,上小学的孩子用小手紧紧抓住爸爸的胳膊。在行车过程中,每一次进站停车和启动,孩子的身体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晃动。尽管没有摔倒,可以看出父子俩都非常紧张,高个子父亲一只手抓住横杆,一只手揽住孩子,还不住地小声提醒:“别怕,抓紧爸爸,一定抓紧。”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李丽萍认为,吊环扶手虽小,是乘客安心乘车,地铁安全运行提升的关键,也是对外展示首都北京交通服务质量的窗口。

  带着自己的思考,李丽萍和九三学社界别的其他委员交流意见,共同调研。特意选择了十三号线西直门站、一号线复兴门站等换乘、枢纽站点调研高峰时期客流量。几次体验后,她感到即便是设有吊环扶手的线路,数量也难以满足高峰期的乘客需求。

  “我在交流中得知,有的老人和小朋友甚至自带自制吊环和松紧带坐地铁,为的就是在高峰期充当吊环扶手。”李丽萍说,为了充分收集材料,她仔细观察上述几条地铁线路高峰期的扶手、吊环使用情况,并且特意查询了相关数据。

  翻开工作日记,李丽萍记录了2019年轨道交通断面客流量数据统计,地铁10号线、4号线、13号线、5号线、6号线在高峰时段客流量分别为4.64万人次/小时、5.69万人次/小时、4.16万人次/小时、4.73万人次/小时、6.06万人次/小时。整体上看,北京地铁线路存在较高风险等级和高风险等级。

  有了数据支撑,李丽萍在提案形成过程中的信心更足了。如何解决这个看似不起眼,实际却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李丽萍心中也逐渐形成了可行的建议。

  “希望技术人员对于没有吊环扶手的地铁线路和吊环扶手较少的线路进行再设计,适当增加。”李丽萍说,她希望,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能够在今后开通的新线路中,做到吊环全覆盖,避免没有吊环的局面。

  延伸——

  可采用软吊环设置吊环车厢

  在提案回复意见中,市轨道建设公司、地铁运营公司、轨道运营公司等单位已确认,已于2020年7月进入地铁S1线扶手拉环招标采购流程。将尽快完成全部安装工作。提案建议得到落实,李丽萍十分开心。

  对于意见中提及的“部分线路加装吊环扶手易导致乘客头部与吊环碰撞”,李丽萍建议,可以采用软吊环,或者在列车内分别设置吊环车厢和非吊环车厢。

  “我去广州出差的时候,想看看人家的地铁有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就特意去体验了一下,发现了这个好法子。”她表示,分别设置后,乘客可以根据自身身高选择不同车厢,既可以避免拥挤,也可以享受更好的乘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