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会议进程

蔡奇看望市政协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会时强调 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主线

时间:2021-01-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蔡奇看望市政协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会时强调 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主线

  1月22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看望了参加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会,听取委员围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主题提出的意见建议。他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本市要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足功夫,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适应性,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市政协主席吉林主持。

  谈产业结构

  以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

  蔡奇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对市政协全体委员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过去一年,市政协工作富有创新力,疫情防控与协商履职两手抓、两不误,广泛汇聚了正能量,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头。各界别委员要认真履职尽责,为首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蔡奇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供给侧发力,优化科技、劳动、资本等资源要素配置。针对结构性问题,打出政策组合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眼扩大内需,把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蔡奇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核心任务。要稳住二产、发展高端、加强融合。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向,打造更多北京智造品牌。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抗疫作贡献。服务业重在提质增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培育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竞争新优势。发展金融科技,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商务服务业向国际化、高端化转型。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现代流通体系。

  谈消费升级

  做好消费回流文章

  蔡奇指出,以优质供给带动消费升级是着力点。瞄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目标,推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提高国际商业街区品质,发展首店经济,增加免税店布局,吸引更多入境旅游,做好消费回流文章。

  扩大文化有效供给潜力巨大。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把文化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依托一流演艺资源,创造更多文艺精品。开发文创衍生产品,鼓励利用老旧厂房打造文创发展新地标。建设好环球影城、大运河文化带、温榆河公园等重磅文旅产品,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大力支持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实体书店发展,建设“博物馆之城”“书香北京”。

  谈民生改善

  增加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

  蔡奇指出,优化投资供给结构是重要支撑。要增加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围绕“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落脚点。要聚焦痛点难点堵点补短板、强弱项。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供给。

  加快区域快线建设,在更大范围实现职住平衡。持续增加绿色供给是内在要求。继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力争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逐步实现碳减排、碳中和。做好水环境治理,推进大尺度绿化,筑牢首都生态屏障。

  现场

  委员争相发言 畅谈“在线经济”

  参加联组会的委员来自民建、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科协、科技、经济、教育、特邀等界别。现场气氛活跃,委员们争相发言。“建议利用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探索建立在线定制、网络预售销售,推出云发布、云直播、云走秀、云享会等模式。”王锐委员第一个发言,一口气提了三个建议。随后,姚劲波、敖虎山、胡永芳、薛向东、宋慰祖、苏宏、李民吉、张凌云、冼海珍、张一春、王富均等11位委员先后就健康产业、夜经济、智慧医疗、设计服务型制造业、金融产业布局、文化消费、产业链供应链等主题讲看法、谈问题、说建议。蔡奇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说,大家讲的问题具体、情况翔实、建议中肯,听了很受启发。当即要求现场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建议,改进和做好今后工作。

  联组会亮点

  打造复合场景业态

  带动消费回归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民革、共青团、青联、文艺、体育、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的联组会。会上,12名委员围绕“首都的改革发展及思想、文化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认真倾听委员发言,并和委员频繁进行互动交流。

  来自民革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张兆旗建议,推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发展时,重点规划西山永定河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在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对于北京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来自文艺界别的市政协委员聂一菁也提出,应加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三山五园”的整体保护与科学利用。

  来自青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高一轩谈到“复合场景的业态创新”,他说,复合场景业态注重在生活方式的导向下,以场景营造为基底,进行商业业态重塑,推动公共空间融合。“通过复合产品的营造,可以破除千城一面的城市规划和营建难题,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交往体验和需求。”高一轩说。

  杜飞进对高一轩的提议表示赞同,他举了三个北京民营书店的例子,说由于这些实体书店的入驻,很好地带动了其所在商场的人流回归、人气提升和市场回暖。“这几个例子足见跨界多场景复合业态的优势。2021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让更多具备条件的商业体引入实体书店。”杜飞进说。

  加强人才全链条服务

  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中共、农工党、科技、特邀界别联组会。14位委员围绕人才建设、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建言献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小东与委员们座谈交流。

  来自特邀界别的委员、怀柔区政协主席刘久刚建议,在交通上应该提速市郊铁路怀密线、直达快速公交建设;同时,抓住教育就抓住了人才引进的“牛鼻子”,应尽快推动怀柔中小学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建设。

  来自科技界别的委员、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也格外关注人才建设。他说,北京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为高质量人才引进提出更高要求。2019年,一批海归创新创业专家在怀柔科学城注册成立了海归人才平台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下一步,海创产研院决心打造聚集海归人才的重要平台,“希望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加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优质人才为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听完委员们的建议,魏小东说,北京的最大发展优势是科技、是人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人才聚集,已经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创新生态。北京市已经出台了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引进战略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等高精尖人才,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民盟、经济、社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联组会,10位委员就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等话题先后发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齐静与委员们交流互动。

  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委员耿晓冬关注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带来新变化。他说,近年来,企业和人民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捷,“以前办照要一个月,现在一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他提到,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单位推出了各项便利政策,但新政策落到实处,首先要做好基层部门的各项政策培训,确保政策理解透彻,执行到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北京最大的优势是高校科研院所多,人才质量好。”来自社科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巫永平格外关注人才建设。他说,近年来各地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有竞争力的人才对环境越来越敏感。在国内人才竞争中,北京有优势:机会多、企业多、待遇好,环境相对公平。但北京也要补足短板,防止人才流失,提升人才各项服务保障措施。

  听完委员们的发言后,齐静针对大家关心的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和人才建设等话题和发言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齐静表示,大家围绕着各自的领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十分精彩,将会把所有的声音带回去,把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使用好、发挥好参政议政的作用。

  建立中小学班主任

  长效任职机制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民进、妇联、教育、医药卫生界别联组会。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与委员们交流互动。从加强美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到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医学教育……会上,10位市政协委员围绕多方面话题,发表真知灼见。

  提高育人质量,关键在于师资。在基础教育阶段,班主任的作用尤为重要。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金英华调研发现,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任职呈现“四多两少”,即45岁以下和工作20年以下多,初中级职称者多,担任班主任年限15年以下者多,工作年限长且持续担任班主任年限长者少,高级及以上职称者少。“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老教师不再当班主任,是资源的浪费。”她认为,应建立激活中小学班主任长效任职机制,在考核评价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适当增加津贴,并建立市区校三级班主任人才库,让优秀人才为年轻班主任提供培训。

  “我每年参加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很多意见建议都为我们推动工作带来很多益处。”听完委员们的发言,王宁说,“十四五”期间,北京教育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即落实党的育人方针,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结合首都发展加强人才建设,以及推进教育改革。他也希望,今后市政协委员能继续关注北京教育发展,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提高生活必需品

  全产业链应急保障能力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致公党、工会、台盟、台联、侨联、少数民族、宗教、特邀2组界别联组会。11位委员围绕助推“两区”建设、生活必需品供应等话题建言献策。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梅君参加了会议,并与委员们交流。

  来自工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郑立明的发言则从一组数字开始:“据统计,北京平均每天消耗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至少约4万吨以上,其中80%依赖外埠供应,自给率不足20%。”郑立明建议,要进一步提高首都北京生活必需品全产业链应急保障能力,保持与京内规模相适应的生活必需品生产加工产能,全面保障首都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

  听完委员们的发言,孙梅君表示,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是首善之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推进“两区”建设,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方面做出表率,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使民族团结的基石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