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工作报告

构建国际一流高精尖经济结构

时间:2018-01-24   来源:北京晚报

  报告

  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央地协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编制完成“三城一区”规划,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引领支撑作用。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在朝阳望京、中关村大街、未来科学城等试点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对标国际一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立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扩大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创新券和开放实验室服务范围和领域,引导高校院所面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建设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解读

  北京科技创新

  处于平稳向上态势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关成华

  北京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新时代,北京应进一步引导创新发展方向,巩固创新优势,做好前瞻性布局,与时俱进地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2005年至2016年首都创新发展数据分析,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处于一个平稳向上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在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自身独到的特点。从资源情况来看,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聚集,并由此产生了显著的人才聚集效应和人才“根植性”。从整体环境而言,北京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北京不仅仅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大量国际交往推动北京创新环境的全球交融。

  具体而言,驻北京的全球500强企业总部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从技术市场的交易上看,2015年,北京输出技术成交额占全国35.11%,这说明北京的技术输出非常强势。不论是京津冀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梯度发展,还是北京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领衔”辐射,抑或在北京建设的上百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而在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以“三城一区”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发展,在区域经济总体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园区的发展牵动着人才的聚集、产业的聚集和资源的聚集,它必将成为整个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亮点。

  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北京至少肩负着四项重要使命:一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二是辐射引领的核心点;三是创业经济的新增长极;四是中国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领跑城市。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要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国家重大战略,引领和辐射区域发展,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坚持创新驱动,深入研究和把握首都和超大城市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在推动中国经济向着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把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进一步推进,突出战略部署,将空间布局和科学治理相结合,在引领全国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