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工作报告

腾退空间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时间:2018-01-24   来源:北京晚报

  报告

  持续抓好疏解整治工作。修订细化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疏解退出城六区二级及以下市属国有企业40家以上,继续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

  启动北京联合大学新校区规划选址,抓紧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新校区建设;实现天坛医院新院区运行及老院区腾退。

  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继续开展“开墙打洞”治理、架空线入地、广告牌匾规范设置等专项工作,完成核心区615条街巷环境整治任务。

  解读

  腾退空间再开发

  是难得提升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

  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谷树忠

  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疏解腾退数据是可观的:5年来调整疏解各类区域性专业市场594家;从另一方面讲,也就是出现了大量城市闲置空间。这种闲置空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萧条区”,也不是类似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锈区”,而是暂时闲置、但开发动力仍然强劲的空间,是难得的城市再开发的空间,也是提升新型城市化水平的机遇,更是北京提升发展质量的难得机遇。

  此类空间的再开发,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突出“城市是让人住的,不是让车跑的”的理念,应该以增进广大市民生活的舒适度、安全度、满意度为根本目标,重点优化“四生空间”,即优化北京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命空间的结构与布局。生活空间主要是指居住及配套设施占用的空间,生产空间主要是一二三产业占用的空间,生态空间主要指城市绿地与水系等占用的空间,生命空间主要是指市民避险避难空间,优化“四生空间”结构与布局,应该适当压缩生产空间,让生活空间更加便利、生态空间更加充分、生命空间得到重视。

  鉴于北京目前实际情况,疏解非首都功能所腾退出的空间,应突出“还空间于百姓”、“还空间于自然”,重点用于生态空间和生命空间,让北京广大市民生活在更加美丽和安全的首善之都。

  纵观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应该说已经经历了两轮“疏解”,上一轮主要是集中在以首钢为代表的工业功能,目前刚刚完成的是以服务首都以外区域为主的商贸物流功能,下一轮即将启动的应该就是行政机关、医疗教育等公共机构为主的功能结构调整,首都功能空间也将继续面临着再分配的情况。

  腾退释放的空间是如此巨大的,北京市应该尽快摸清释放出来的空间的规模、类型等基础情况,要循序渐进、规划先行,将更多的空间用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生命空间的建设,改善首都城市面貌和形象,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