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十届一次全会专题新闻 > 会议简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简报第29期

来源: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委员们在认真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等各个报告时,对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本市郊区县的发展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 

    李宝祥委员(顺义区政协副主席、中共顺义区委统战部部长,21组)说,近些年农民收入增长 速度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形成反差。由于区位原因、领导班子的原因等等,导致京 郊农村 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村自然条件差,地理位置差,班子领导不力,使村子致富无门,不能实现经 济的发展,有相当比例的农户生活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农民增收不能实现,北京就无法率先 基本实现现代化。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而政策上的扶持尤为重要。

关闭"五小"的同时应关注农民生活和就业的出路问题 

    王晓芝委员(房山区政协常务副主席、中共房山区委统战部部长,21组)说,关闭"五小" 任务很重,我们也在贯彻执行。但在这同时也应关注农民的生活来源问题。对离开"五小" 的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政府应作为特殊的问题给予研究。政府应给予他们适度的补 贴,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政府应该用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在郊区发展 

    李宝祥委员(顺义区政协副主席、中共顺义区委统战部部长,21组)说,京郊民营企业的发 展在全国来说是落后的。政府应对民营企业积极采取扶持政策,坚持"两个必须"和"两个 毫不动摇",引导民营企业落户京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

关注农民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强磊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4组)说,当前农民问题十分严 峻。一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在大量流失,农民的土地被城市化和工业化蚕食;二是农产品价格低 廉,农民的收入没有增加;三是农民劳动力流失严重;四是农村高利贷问题严重,农民很难获得 正常的金融贷款支持;五是国家没有给农民以应有的地位;六是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低下;七是 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存有隐患,如贿选和家族势力。农民问题关系重大,希望各级政府引起高度 重视。

要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安置问题 

    周来升委员(中共海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副主席,21组)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加 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安置问题越来越突出,政府应想出切实的办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方炎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室主任,5组)说,政 府征用土地,受损的是农民。建议对集体资本通过股份制改造,使之享受集体资本增值的长期 收益。政府对此应让各个机构尽到责任,努力寻找各种利益的平衡点。
    穆德荣委员(丰台区政协主席,21组)说,帮助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是个很重要的问 题,当农民失去土地后,就业问题应解决好,切实关心保护农民的利益,并 将此问题提到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大研究力度,妥善加以解决。

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民收入 

    王玉辉委员(通州区政协主席,21组)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与城市居民差距在不断拉 大。建议: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花卉、蔬果、建筑等多种经营,找出致富途径。2、大 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民收入。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王凤江委员(北京市园林局党委书记,15组)说,政府各部门应在农村政策研究上加大力度, 解决农民致富问题。

调整农业结构,建设都市农业 

    张军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5组) 说,北京农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让农业从中心城区退出来,把最稀缺的用在最需要的方面。 报告把北京的农业定位在都市农业,很符合国际发展趋势。要尽快建设现代农业,就要求尽快 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使农民贷款需求得到满足。
    尹幼奇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2组)说,政府要重视农村的发展,深 化农业结构改革,农村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引导。

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三条建议 

    张耕委员(北京兴东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15组)说,建设现代化农业,我提三条建 议: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城乡一体化,鼓励人们向卫星城发展;二是要鼓励创汇农业, "放心食品"也要与国际接轨;三是加大山区的建设,既要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科技的支持 和发展,同时还有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