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十届一次全会专题新闻 > 会议简报
来源:
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确保首都社会稳定 1月14日上午,委员们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各个报告时,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给予了特 别关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健全社保制度,关注老龄群体 匡国良委员(北京市老干部局党组书记、局长,1组)说,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多,社会进入老 龄化,今后尽快解决社保制度的健全问题非常重要,老同志们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就医难等。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保障,使他们能安度晚年,北京应 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也可以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转变就业观念,扩大再就业应从源头抓起 王宝军委员(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常委、北京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4组)说,我 们应加强对下岗人员等剩余劳动力的思想教育,重提“劳动光荣”的口号,树立正确的就业 观。目前北京人才市场结构不合理,“重脑力轻体力”的思想严重,致使一方面人才过剩, 一方面又人才奇缺。加强社会保障,扩大再就业应从源头抓起,国企不能再大批量将下岗职 工推向社会。国企改革成本应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 刘丽臣委员(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7组)说,企业工会要通过工 会组织的“职工之家”与职工多加强联系,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要依据《工会法》和《行使工会法办法》加强检查,特别是对非公企业的检查,要有突然性 、时效性,维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北京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一些职工就业问题,可否执行“老人老办法”,老同志贡献大, 要优先解决老同志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改革的成本要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不 要把成本都摊到职工身上,特别是国企老职工,对这些人要有特殊政策,国家要拿出钱来很 好地解决此问题,不要“各家孩子,各自抱走”。国家要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再就业政策重在落实 陈汉明委员(崇文区工会党组书记、主席,7组)说,政府出台的各项再就业政策都很 好,但在执行中要认真落实。在资产重组改革中要解决职工的生活权、劳动权,要认真落实 现有政策法规。如非公企业如何建立工会?怎么发挥工会作用?政府要在改革前进行研究, 做好基础工作,协调劳动关系,以保证社会稳定。改革医疗制度,处理好医患关系 吴文凯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2组)说,对医患关系的改革,不能简 单地把原来的弱势群体患者保护起来,医疗条例的出台值得商榷,不然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医 护人员为避免高风险责任,该动的手术不动,该开的药不敢开,因为这样风险小,但最终的 受害者还是患者。医疗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医疗保险,首先应把医护人员的保险做好,以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疾病的预防,应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同时可 以给政府节约大笔用于治疗疾病的资金。做好老年人的保障问题,对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都 有重大作用,应注意妥善处理。对医务人员的退休年龄也应适当放宽,因为这一专业的人才 培养周期长,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要把好事真正办实、办好 张凯委员(北京市崇文实验中学校长,18组)说,过去老百姓的喜事是洞房花烛夜,金 榜题名时。现如今,收入稳定,子女升学,身体健康,入住新房就是最大的喜事。危改是政 府为百姓办的最大喜事好事之一,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事与愿违成为百姓生活中突出 的苦事。从动迁,到搬迁,到回迁,历尽千辛万苦,身心憔悴,苦不堪言。怎么能让这件好 事真正做好,让老百姓确实得到方便、舒心,希望市政府真正深入细致地研究一下,把好事 做得圆满。对政府工作的几点建议 刘国泰委员(石景山区政协主席,21组)说,对政府明年工作有以下三点建议:一、应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解决非公有 制经济的融资、贷款等问题。二、扎扎实实地做好再就业工作,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 本途径,北京登记失业率已由1%增至2.5%。农转非又将增加一批失业居民,政府要实实在 在地研究情况,出台政策,这不仅关系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问 题。三、认真研究解决首钢的发展问题。要下决心对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含糊,并及 时将一些现代制造业、加工业等项目引进首钢,降低污染,并采用提前退休、内退等方法解决 首钢下岗职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