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十届一次全会专题新闻 > 会议简报
来源:
再接再厉、争创一流,大力加强首都城市建设与管理
1月13日下午,委员们分组讨论了刘淇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踊跃发言,就加强首都城市建设与管理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专群结合”,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危改工作
张世俊委员(西城区政协主席,21组)、王再云委员(崇文区政协主席,21组)、许伟委员(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11组)说,从政府工作中可以看出,对文物的保护,确实花了大功夫,投资大,开发、利用、保护文物三者也实现了较好的结合。全市文物保护区从过去的25片增加到现在的50片,但在城市危旧房改造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危改工作存在许多矛盾。一方面,专家、学者建议尽可能地保护古都风貌;另一方面,保护区内的群众大部分生活水平确实很低,住房破旧,迫切希望得到改善。此类矛盾若不及时解决,会给首都稳定带来隐患。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政策,希望市政府今后对这个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真正把文物保护区内的居民生活问题解决好,从而把保护城市传统风貌与改善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条件有机的统一起来。其次实行“专群结合”的办法,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并让当地百姓参与进来。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找准最佳结合点。
进一步加大对南城建设政策倾斜力度
郑文奇委员(宣武区政协主席,21组)、芦德才委员(大兴区政协副主席、大兴区委统战部部长,21组)说,这几年南城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与北城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南三环不如北四环等,这种差异使得南城压力很大。希望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向南城政策倾斜的力度,不要形成真正的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林国胜委员(印尼归侨、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北京市普仁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6组)说,刘淇市长报告中谈到以南中轴路为中心,加快南城改造和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南城老百姓对市政府继续对南城倾斜的政策很满意,称对他们的危改搬迁是“第二次解放”。
规范市政建设,杜绝浪费现象
司马小萌委员(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家庭生活部主任,12组)说:北京市政建设速度快,效果好,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一项工程反复施工的现象屡禁不止。刚铺好的路又要挖开,各铺各的管道,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规范且浪费太大。长此下去,损失不可估量,建议有关部门规范市政管理权限。
不要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
李晓林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4组)说,北京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重复建设现象,各区各自为战,商务中心和商务区过多,商业区和商业网点无序化,造成了资源浪费。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邱琦委员(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科技管理处高级经济师,6组)说,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在外观上与发达国家的首都建设没有太多差距,但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城市绿化,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绿地被践踏出一条条的小路,一方面说明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设计部门没有以人为本,没有给市民提供应有方便。
做好北京大都市交通这大篇文章
林少迈委员(泰国归侨、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6组)说,目前北京市的交通存在着设计和管理上的问题,有些设置不够合理。如,为了道路畅通,许多车辆按照指示不得不绕行,结果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增加了车辆占用路面的时间,增加了油耗和费用,加剧了尾气污染。城市建设中要突出前瞻性,给道路预留空地。
郭理委员(台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6组)说,现在北京的路更宽了,交通设施更完备了,但有些路段堵车依旧。有关部门要加强分析研究形成问题的原因,切实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晓林委员说,今后小区建设要和道路建设配套,加强路网建设。天通苑小区和奥运公园的道路建设存在很大问题,全部是平面道路,路口过多会带来诸多交通问题,应大力发展立体交通。
要特别关注水资源的问题
刘雨生委员(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5组)说,报告中提到了节水的问题。水资源是一个城市存在发展的基础,而且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认为城市水战略应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口号是:“减少失水,节约用水”。失水主要是政府或企业,如管网存在漏水现象等,这种失水量很可观。治污应是回用结合,目前污水处理率很低。
林少迈委员说,北京目前6个热电厂年消耗水近一亿吨,而且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应采用先进设备,循环用水,力争污水的少排放和零排放。
关于加快郊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游来柱委员(房山区政协主席,21组)说,北京郊区的发展与上海、天津相比有很大差距。不能总是提“大城市、小郊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切实重视城市郊区的发展。目前制约郊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和高速路收费问题,建议车辆在通过卫星城之后再收费。同时,制定配套政策,鼓励大家到郊区发展,建议将城铁通向卫星城。
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马万昌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常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3组)说,要承认、尊重外来人口的贡献。但北京的空间有限,不可能成为其他地区人口脱贫解困的地方。应借鉴外国大城市的管理经验,实行必要的限制政策,否则会使北京人口整体素质下降,不利于首都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