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建言献策

委员建议:加快天坛文化圈建设 由“怨”天坛到“吃”天坛

来源:北京日报

    “过去大家抱怨天坛限制了经济发展,而今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天坛就要‘吃’天坛。”市政协委员时念洋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提案,建议加快“天坛文化圈”建设,发挥天坛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天坛文化产业。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崇文区最有价值的名片。”拿出自己刚刚写完的关于加快天坛文化圈建设的提案,时委员说,占地2.7平方公里的天坛公园是崇文区最大的文化亮点,它与故宫、长城等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天坛历经数百年繁衍,集独特与通俗、儒雅和华丽于一身,体现了各阶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人文风貌。天坛周边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老天桥”是北京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前门老商业街也是北京最为古老的商业大街,这些都是天坛周边发展的重要“软资源”。“然而,多年来,为了保护天坛的文化风貌,有关部门限制天坛周边建设高层建筑,致使不少项目建设搁浅,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对于多年来大家对天坛的“抱怨”,时委员持不同看法:“凡事要辩证地看,天坛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极高的知名度,每年前来参观游览的国内外游客高达600余万人次。守着这样宝贵的资源却不好好开发利用,岂不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吗?”
  为此,时委员建议,要由“怨”天坛转变为“吃”天坛,在精心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天坛文化圈”,深入挖掘天坛及其周边的“老天桥”、前门老商业街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厚内涵和历史底蕴,使天坛及其周边的文化资源得以联片发展,形成集聚的特色功能区域,进一步发挥天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名片和崇文区城市名片的双重聚焦效应,从而有效带动和促进都市商业、文化和旅游娱乐业三大产业的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