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会议简报

话成就精神振奋 谋发展坦诚建言

来源: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秘书处

    委员们在分组讨论中,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首都今后的发展坦诚出谋划策。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清晰切实可行
  高彦彬委员、赵继新委员说,报告全面总结了北京市五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工作经验,听后非常振奋。对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2008年的工作也作了认真谋划,感到目标清晰,切实可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回避,表明了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我们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可信度高、内容丰富、令人鼓舞的报告。
  傅惠民委员说,报告在起草过程中,充分征求了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其中我们民革北京市委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都已被采纳。报告起草过程本身已成为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体现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李卫东委员说,报告更多地关注了社会建设,对社会分工也要有新思路。
  宋叔意委员说,报告中有不少亮点。比如报告提出“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安排专项资金5亿,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融资体系,研究设立相应再担保机构”等内容,听后很受鼓舞。
  积极探索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王茁委员说,北京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压力非常大,近十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累积的内在效应和国际大环境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很大。作为政协委员,应该加大调研力度,特别是在如何保障低保边缘人群利益方面多下点功夫,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权忠光委员说,两限房对解决民生问题有效果,但是也要考虑到“社区贫困化”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
  李少华委员说,医疗保障要更加人性化,现在的医疗保险,要先付费、后报销,还存在封顶的问题。很多时候,患者难以拿出高昂的治疗费用,容易耽误治疗,应该进行改革。
  王蓓委员说,北京要建设宜居城市,道路出行安全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道路承载的压力很大。北京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要建成数字化、动态的管理路网,完善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提前预防,处理好因塌陷等紧急情况带来的问题。
  安庭委员说,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今后北京的支柱产业,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作为企业,文化剧目要从市场的需求出发,贴近群众实际生活、贴近市场需求来做。
  杨立新委员、邬倩倩委员说,目前北京的各个剧场太过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建议今后剧场的建设相对集中,如集中于保利剧院到美术馆一带。另外可借鉴日本模式,由政府强制要求有关方面建设宾馆时,在其内部建设一个剧场。
  关注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
  朱钢、刘月娥、李丽萍等委员说,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力度很大,但也存在一个效率问题,如在农村教育方面对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很多,但是在教师的引进、培训等软件建设上还没有很好的政策来落实。

来源: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