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优秀提案 > 2008年度委员优秀提案

关于治理“黄牛党”活动的建议

来源:

  提案内容 问题:

  近年来,“黄牛党”在北京各大商场纷纷出现,人数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倒卖倒买各商场设计的促销票、证、卡、券,从中谋取利益;经常强行要求消费者使用他们的票、证、卡、券结帐换取现金,直接与消费者发生摩擦,使消费者的安全受到威胁,导致消费者放弃消费意愿;甚至出现拉帮结派,恶意竞争,暴力相向,形成治安隐患,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不稳定因素,成为矛盾的制造者。严重影响了商场的正常经营秩序,破坏了良好的购物环境,损害了商场的诚信形象,侵犯了部分顾客的隐私,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产生了危害。

  他们的行为既不是个体经营,也不是中介组织经营,没有工商登记注册,其收入也没有纳税。对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社会都产生了的不良影响。

  为了治理“黄牛党”现象,消除对经营秩序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都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如政府在重要时节集中打击“倒买倒卖”票活动,提倡零售企业明折明扣,查处利用返券欺骗顾客,通过媒体宣传引导正确消费等措施。许多商场想出具体办法,如对“黄牛党”在商场倒券行为采取在商场各楼层竖起“代购交易,无法退货”的提示海报,提醒“代购”消费有风险;持“拒绝代购”牌,在人群中穿行宣传;通过广播播送、专柜明示、导购小票提醒、收银台的电子提示屏等宣传方式,提醒消费者认识“代购”的危害性。有的商场直接采取“封卡”制止“黄牛党”消费。尽管如此,“黄牛党”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分析:

  “黄牛党”活动猖獗给企业带来影响的原因说法很多。有垄断说、供求关系说、制度或规则缺陷说,还有管理漏洞说。目前看,“黄牛党”活动具有六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组成多元化、团队化。集中表现为本地人群和外地人群两类,同时,还存在商场内部人员与外部“黄牛”相勾结的特点。特别是在大型零售商场,有组织、有分工、密切合作的“团队”作业和专业化特点更加明显。二是时间优选化。“黄牛党”在活动时间上,充分考虑了资源稀缺程度、消费人群聚集、获利可能性高低的时机,他们在重大节假日、黄金周、企业庆典促销优惠、重要展会等活动期间,以及新旧产品价差较大期间集中出现在各个场所周围活动。三是地域固定化。活动地域集中在规模以内的餐饮、零售商业和一些著名大型商场。四是手段多样化。他们运用倒买倒卖、内外勾结、非法收购、假退货真套利,甚至制造假券(票)、暴力等多种手段来谋取利益。五是内容广泛化。涉及促销卡、购物卡(券)、折扣卡、优惠卡、商场促销返券、酒店优惠券等各种可以形成价差获利的项目。六是利益最大化。“黄牛党”通过在一些重要场所布置的“眼线”,收集开展重大活动的时间、优惠方式信息,并按活动时间进行组织分工,实施倒票、证、卡、券活动,追求最大化利益。

  “黄牛党”活动的结果是:

  从企业经营来说,一是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秩序,时常导致企业、消费者与“黄牛党”间的矛盾,结果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在2007年11月2~3日,“黄牛党”印制SOGO假购物券进行消费46100元,公安部门收缴假购物券9万元,累计假购物券30万元以上;二是破坏了企业提供的购物环境,干扰消费者购物,影响企业经营理念和消费定位人群;三是破坏了企业商业策略,缩短了循环消费链条,压缩了利润空间,减少了现金流量,增加了经营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出现企业内部员工与“黄牛党”相互勾结逐利,滋生腐败问题,影响企业的健康文化。

  从政府管理来说,一是“黄牛党”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增大了政府对经营场所的管理资源耗费、责任和成本。我区在处理崇光百货(SOGO)的“黄牛党”事件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商场经营秩序,政府职能部门不得不多次动用大量的警力和行政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二是时有滋生黑势力和治安案件,甚至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力。集中表现为 “黄牛党”对市场规则和社会秩序的不良影响,同时对社会治安环境和风气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黄牛党”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黄牛党”对市场经营秩序和繁荣环境的破坏性,防止形成黑势力的倾向。

  建议:

  (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从法律上对“黄牛党”的经营活动进行界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黄牛党”扰乱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非法经营和偷税漏税,严防“黄牛党”发展为黑势力的倾向。

  (二)加大政府执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力度,督促企业按照不同业态特点,提供直观、便利、互惠的消费方式,制订科学的促销策略,防止促销规则缺陷导致的消费异常现象。

  (三)加大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力度,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和切实维护好自己权益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