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全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网民来信

地铁安检常态化应有民意的基础

来源:首都之窗

  安全很重要,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实现这个原则,需要相关部门真正的智慧和高水平的管理。安检是一种普遍怀疑的方式,因此适用的条件一定要严格,不应在社会上泛化。奥运期间大量乘客为顾全国家任务,可以暂时让渡自己的便利和隐私配合地铁安检,但奥运文化不是安检文化,如果安检常态化就应该征求乘客的意见和建议。  

  大范围的安检经济成本高、社会效率损失巨大,相较于取得的作用,得不偿失。安检与治安效果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偷盗等犯罪行为不是安检能杜绝的。泛化的安检容易引起乘客的焦虑和紧张,感觉心理上的不安全。地铁是日常交通工具,重复使用率高,许多乘客等于一天之内重复被安检。地铁部门建议大家不带包以便加快安检速度,这不是提供服务,而是削足适履。  

  安全问题是动态的,不能守株待兔,用静态化、简单化的思维解决。地铁入口严查,之后的行为却不问,这是“严进宽出”的“懒政”管理。因为少数人的危害行为进行大范围的检查,对大多数人来讲,既不公平,效率也低,是因噎废食的笨方法。泛化的安检等于把安全责任推给乘客,但乘客没有义务自证清白。地铁是企业,其执法主体地位值得讨论,其检查人员缺乏对一些物品的认知经验,会引起检查的主观随意性大。地铁采用大范围的安检,其人员、设备等投资巨大,这种成本应该通过自身管理消化,不能成为争取财政投入的依据,更不应通过法规化的方式来维护部门利益。  

  社会需要安全,但也不能罔顾地铁乘客的利益。地铁实施安检之前,以及现时的地面公交,在多数乘客的自觉配合下也实现了乘坐安全,这是值得借鉴的事实。  

  建议:  

  1、地铁安检的设置始终没有乘客参与,应有渠道广泛征集乘客对于安检和安全防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集纳民间智慧,不要代替乘客选择,不应采用泛化的检查方式。  

  2、以安全情报为前提,严谨的综合数据和调查分析为基础,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相应防范,不能只是简单地根据人的数量就确定安检的形式。地铁反恐措施应有具体的社会警示内容,对应不同的防范方案。  

  3、安全部门提高公共安全服务能力,增加巡视警力,快速接警、处警,保证运营中的安全,对乞讨、游商等与乘坐关系不大的行为进行疏导。“寓警于民”,寻求社会提供安全线索等帮助。  

  4、继续提高地铁服务质量,将安检的人力、物力充实到动态服务中;减少运营中的故障情况,这也是安全的要求。  

  5、细化和加强各种专项危险性物品的管理,从源头进行防控。  

  6、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普及物品的安全使用常识,促进人们自觉维护出行安全。  

  委员回复:  

  王佳一 委员回复:我跟这位网友的意见是基本相同的,关于这个问题,沈杰委员建议地铁安全检查应该规范化和长期化,因此我和沈杰委员也讨论过,我说:"如果是一个人拿着特别小的东西,拿着小的女士的包你都没有必要检查。当你发现有一些有问题的感觉的时候,你再去专门的检查。"沈杰委员当即提出:"装炸弹不是非得要用大包装是吧?"我觉得也有道理,所以说这些包裹,或者是手提的东西,或者是自己拿的袋子,这个到底有没有必要安检?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安检会不会造成地铁进站口拥堵了?他说不会,他说是把那些人控制在安检口外,让地铁里面更通畅了。我觉得沈杰委员的观点也合理,也就是说现在必须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地铁安检常态化存在的必要性有多高,我们还得从实际出发,把数据拿回来,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再做决策。

  你提到的"安检与治安效果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偷盗等犯罪行为不是安检能杜绝的",我认为偷盗的犯罪行为是不能安检出的,反而倒是盗窃的犯罪嫌疑人,他什么都不拿,很轻快的就上车了。

  上次伦敦地铁发生的案件,有不愉快的经历,我们的安检是想防患于未然 ,包括避免类似伦敦地铁的案件发生,但是毕竟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和那边不一样,这种极端的人相对来说还是少一点。从我自身的角度去有刚才的这番想法,肯定也有我的局限性。所以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再做决策。  

来源: 首都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