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会议文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

来源:

——2009年1月11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唐晓青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提案工作报告,请审议。
  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提案工作服务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办法,提案工作呈现出党政领导重视、各方积极参与、提案质量稳步提升、办理实效不断增强、运作机制更加完善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提案工作任务。
  一、积极履行职能,着力提高提案质量
  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各界委员、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界别共提交提案1291件,经审查立案1190件。其中委员提案1161件,党派提案21件,团体提案6件,界别提案2件。
  各专门委员会对提案进行全面分析后认为,一次会议提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奥运。各界委员围绕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奥运突发性危机应急联动处理机制”、“强化奥运期间重要供电设施的安保工作”、“充分利用北京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弘扬‘人文奥运’精神”等380多件提案。
  围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创新型产业发展、改善首都经济结构”、“建立健全我市产业和人口空间转移政策体系” 、“发展我市城市热网集中供热”等110多件提案。
  (二)关注民生、注重反映民意。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600多件提案,占提案总数的五成以上。如:“现行廉租房制度的实施”、“解决部分职工医疗费负担过重”、“完善和发展北京市轨道交通”等。
  提案还围绕对党政部门工作加强民主监督、实现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北京市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深入细致地开展对台工作”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建议。
  (三)党派、团体、界别提案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建立和完善了党派提案的提出机制。围绕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问题,经过选题筛选、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共提出21件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党派提案。
  工会界、妇联界继续开展带着职工、妇女的心声上两会活动。参加政协的各人民团体和界别,充分反映社会不同群体和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提出了8件提案,较好地发挥了政协组织的界别优势。
  (四)提案的规范率高,新任委员进入角色快。2008年是换届后的第一年,参与提出提案的委员共590名,占委员总数的80.9%,委员参与率比十届一次会议提高了近三个百分点。新委员有79.7%参与提出提案。提案规范率高,会上提案不立案率只有6%。
  经第5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127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其中党派提案9件,团体提案4件,界别提案1件,委员提案113件。
  没有作为提案办理的都采用其他渠道进行了反映。对超出本市事权范围的47件提案,请有关委员选择在全国“两会”提出;还有15件提案转作委员来信处理,8件提案转为信息反映。
  二、严格办理程序,加强沟通、增进共识
  2008年,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奥组委等承办单位(市人民检察院没有办理任务),严格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认真办理政协提案。
  2008年,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共收到党派提案21件,按照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等14位市领导的批示要求,分别交由市委、市政府34个单位研究办理。除1件提案由于特殊原因与党派协商延长办理时间外,其余党派提案都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各承办单位积极采纳党派提案的合理化建议,有85%的提案建议得到了采纳。例如,市商务局起草的《北京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教委起草的《2008~2010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市卫生局起草的《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分别吸收了党派提案所提建议。
  团体、界别提案全部按期办复。委员提案除1件会后提案正在办理当中(交办后三个月内),其余提案都已按期办复。依据提案工作程序,5月上旬提案委员会向460位提案的主提委员发送了《委员意见征询表》和短信通知,共收到291位主提委员的反馈,其余169位委员未表示不同意见。收到的反馈意见显示,委员们对一次会议的提案办理工作给予肯定。首先,承办单位在办理工作中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认真研究和部署提案办理工作。其次,办理工作遵循“早联系、多沟通”的原则,坚持在正式答复前主动与委员协商及时了解委员的意见和要求;第三,积极创新办理形式。如,北京奥组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采取集体办理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公安局、宣武区政府等承办单位,针对委员反映比较集中或多年未得到解决的问题,采取主管领导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方式,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据《委员意见征询表》反馈,有93%的单位按规范要求履行了主管局级领导签署办理报告的规定;有85%以上的提案在办理过程中采取走访、电话、面谈、座谈等方式与委员进行了沟通;委员对承办人员的工作态度评价为很好或比较好的占反馈意见总数的85.3%;委员对提案办理结果持肯定意见的占反馈意见总数的87.4%,其中,认为提案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52.8%;认为提案所提问题解释清楚的占34.6%。
  经过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提案在促进奥运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本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对党政部门工作的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2008年,提案服务工作的工作重点是继续修订、补充和完善提案工作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坚持提案分析工作制度,促进提案作用的充分发挥。依据《提案分析工作暂行办法》和秘书长的统一部署,各专门委员会积极组织委员进行提案分析,推荐出一次会议重点督办和优秀提案的预选件,归纳出各界委员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协领导专门召开有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参加的会议,听取提案分析的情况和对提案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了提案与各专委会工作的密切结合,较好地发挥了提案在政协工作全局中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重点提案督促检查,提高办理实效。2008年,通过各专门委员会推荐和网上征询意见,主席会议将《关于物资回收及垃圾分类的建议》等29件提案构成的7个方面问题作为重点检查督促议题,阳安江主席等市政协领导和200多位委员,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21个承办单位参加了重点提案检查督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于加强奥运会人员聚集场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的建议》,被纳入奥运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预案;《关于尽快加强北京市饮用水源和水渠安全工作的建议》,对奥运会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民主监督;针对《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业对首都经济贡献的建议》等提案,市政府修订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相应条款;针对《关于北京市门诊、急诊医疗费用及时报销的建议》,有关部门承诺2009年底完成1000万张卡的发放,实现我市医保人员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关于完善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取和使用的建议》,加强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规范了使用程序;“关于物资回收及垃圾分类问题”等10多件提案提出的建议,已列入常委会的专题调研,对提案所提问题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关于交通建设工程应做好地下文物保护的建议》,作为地下文物保护的系列提案,进行了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今后还将从建立法规的角度继续推动。
  (三)完善提案办理工作评价机制,注重反映委员意见。为了对提案办理效果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提案委员会的全体委员根据《委员意见征询表》,并结合办理报告对全部提案逐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委员意见分析程序和评价数据计算办法,对委员反馈的意见进行归纳和整理。还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召开了对办理结果有不同意见委员的座谈会。根据各方面意见建议,撰写了《提案办理工作情况的分析报告》和《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报送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
  完善了复查补办提案的审定程序。将37件委员有不同意见的提案,提交提案委员会全体会议审定通过:有8件提案确定为复查补办。其他29件提案,有10件通过信息再次反映意见;有5件由承办单位继续与委员沟通;有6件拟推荐为下一年度的重点提案或进行网上讨论;有8件与委员协商进行了结案处理。
  (四)健全优秀提案评价体系,优化评选程序。评选优秀提案工作经过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专委会和承办单位推荐——网络征求各界委员和市民意见——专业评分小组运用评分体系进行评分——提案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主席会议审批”的程序。在2008年的评选工作中,优秀提案评分小组在委员代表、市民代表和新闻界代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代表;继续完善评分办法和工作程序,使优秀提案评选工作更加公开、公正。
  (五)注重创新,各界人士反映意见的渠道不断拓宽。在提案交办工作中增加了请市领导参考的方式,为宏观性、前瞻性提案能够受到市级领导的重视开辟了新的渠道;建立了网上公开征集提案线索的经常化制度,市民随时可以上网提出意见建议;开展直接关系群众生活重要实事的征集工作,并将征集到的“重要实事”线索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了帮助新委员尽快熟悉提案工作,在全会前制作《如何写好提案》的光盘发放给全体委员,在培训班上向新任委员讲解提案提出的方式、方法及要求等知识,并在网上请委员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各界人士反映意见的民主渠道,为换届之年提高提案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2008年的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综合性较强和涉及面较大的提案以及平时提案的办理工作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追踪机制,对党派、团体等集体提案的服务与办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全国政协和区县提案工作部门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各位委员!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以及奥运会后北京市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更加繁重的任务,也对政协提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着力提高提案质量为主线,注重加强提案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为完成“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重大战略任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做好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意见》的工作,努力提高提案质量
  2009年提案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召开提案工作座谈会等方式,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意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并加强与全国政协、各兄弟省市政协和区县政协的联系,学习他们提案工作的成功经验。要把《意见》出台的过程作为提高提案工作认识的过程;作为政协各界充分用好提案资源提出高质量提案的经验交流过程;作为完善服务工作制度,创新提案工作机制的过程。
  二、抓好重点提案的检查督促,加强对办理结果的追踪
  要突出重点,选择一批对全市中心工作有较高参考价值,各界群众关注度高的提案进行重点检查督促,加强对办理结果的追踪;专门委员会要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讨,针对重大问题提出高质量的专委会提案;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别要继续完善以组织名义提出提案的制度和程序,不断提高提案质量;要探索将部分优秀提案推荐为集体提案的工作。
  三、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促进提案办理质量的提高
  要积极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改进提案办理工作,提高交办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巩固重点提案检查督促工作的制度和程序,研究办理报告的规范方式,提高办理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提案工作研究,促进机制创新
  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人才优势和研究机构专家的力量,深入进行提案工作的研究:围绕如何更好的发挥提案的作用,特别是提案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开展调研、座谈和视察活动;要做好平时提案的服务工作,完善提案提出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继续探索提案分层次办理的方式,促进提案工作机制的创新。
  深入贯彻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派提案工作的暂行办法》,继续做好党派提案服务端口前移的工作;并为完善团体提案和界别提案的服务程序做出努力。
  五、继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扩大政协提案的社会影响
  要继续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和各种高效的沟通方式,为政协各界开展提案选题、调查研究、交流论证提供服务。要完善提案线索征集程序,加强对提案工作的宣传,扩大政协提案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