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建言献策

电视节目要有字幕把关人

来源:北京青年报

   每一个电视节目播完之后,都会有个冗长的“尾巴”,少不了这“监制”、那“监督”的字样,可样样“监督”俱全,却好像唯独没有“字幕监督”。“字幕监督”的缺席,结果令错字别字满目皆是。北京剧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刘玉玲提起字幕错别字时一声长叹,“花园它写成‘花圆’,‘驳回’它写成‘博回’,有的古人名字电脑打不出来就干脆在字幕里放个‘

  □’……这是什么工作态度!”

  刘委员说,“我分析原因有三个:一是打字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出了谬误也不知道;二是许多节目字幕处理得很仓促,所以错误在所难免;三是我们目前制定的电视剧制作规范不够,如果你规定千字允许出错率,超过的重罚,可能谁都不敢再忽视这个问题。”作为教师把课讲错会误人子弟,而作为覆盖面甚广的现代传媒,假若其字幕差错百出,不光会误人子弟,亦影响到传媒自身的形象!因此各电视台在录制各类节目时,为杜绝出现上述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很有必要专设一个把关字幕的“字幕监督”。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