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会议新闻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天,北青民意直通车“两会”热线电话正式开通。上午8点开始,65902008铃声不断,到晚上8点,12个小时内记录了市民们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建议238条。
与此同时,北青民意直通车原有的两个向代表委员捎信儿的渠道———短信平台和电子邮箱,也迎来了“井喷行情”。截至昨晚8点,平台收到114条短信,邮箱收到49封电子邮件。三个渠道共搜集到问题、建议和线索401条。这些信息将在分类整理后,转给即将“上会”的部分代表和委员。
昨天上午7点半,志愿者李晔和孙丽娟就来到报社,经过本报专业热线接听人员的简单培训后,8点整,他们准时接听读者电话,并作记录。下午4点,几个小时过去后,两位志愿者下班前收获到的是整整30页纸的记录和157条之多的读者电话。之后接听65902008的是志愿者杨慧文、戴海平。截至昨晚8点,四名志愿者记录下来的各类问题、线索和建议已达238条。
在昨天,反映公共交通问题的来电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位居榜首。此外,教育问题、物业纠纷、药品监管、公共设施建设、房价以及文明养宠物等方面也备受读者关注。
公交便利化成为了来电市民们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朝阳北路公交车的运营时间能否延长;城铁13号线应该在望京科技园、丽泽西街设站;北苑站应开通与社区衔接的公交车;731路车最好能增加车次,加快发车频率;京沈高速到华威桥一线能增加几条到西南三环、四环的公交车……而家住天通苑、回龙观的居民则集中关注所在社区的交通问题。
一些读者完全是有备而来,他们针对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往往都自己亲身体验。王先生来电称,他设计的马桶节水方案自己用了半年了,效果很好。读者赵先生则建议发展老年人专用汽车或小型燃油汽车,并对老年人考取驾照设立一些辅助政策;读者阮先生提议在公交车上加装电子导乘图,让乘车者一目了然。退休的医务工作者张女士则创造了热线来电之最,她条理清楚地反映了10个问题,涵盖了医疗卫生、公务员管理、农民工生存问题等方面,来电时长40分钟。“北青民意直通车”直通“北京两会”12小时接听市民电话238个
公共交通类
□A00986
龙德广场(在建)所在路口是日常最拥堵的路口,住户对建成后的交通非常担忧。
□A00991
天通苑堵车最大的原因是立水桥北路西一溜违章房造成的,希望拆违,建一个公交港湾,只有这样天通苑才不堵车。
□A00995
清河永泰园的交通太让人头痛了,有时半个小时才过一个红灯,堵得要命。
□A00997
小九路是否取消,车辆太破是否是报废车,每天还在路上猛跑,红绿灯不管事,尤其我们孩子上学自己过马路家长不放心。
□A00999
回龙观附近十字路口都没有摄像头,导致来往车辆闯红灯现象非常严重,居民的出行安全没有保障。
□A01002
丰台三环新城去往三环主路两边居住的居民非常多,但是道路非常狭窄,出行不便。
□A01004
大兴区金惠苑三里希望增加通到三环的车,968空调车可以调整线路,在小区门口设一站。
□A01007
731路康城发车,到东旭小区一站,8点之前10分钟一趟,之后半小时一趟,乘客非常多,拥挤不堪,很多乘客只能打“黑车”。
四环657车少,挤。另外,9字头车能否打四折。
□A01015
海淀区新街口小西天到文营桥没有公交车,出行要走20分钟才能坐上公交车,极不方便。
城市建设类
□B00703
北京的道路斑马线不符合国家标准,间隔大,随意性强,二次施划又危害路面。这与奥运北京极不相称,望细化施工,加强督查,杜绝违反标准的施工。
□B00705
北工大对面的报亭占用人行道、盲道,行人出行不便,对于报亭位置的设置应有个规定。
□B00709
北京有许多马路刚修完不久又挖开了,原因是水、电、气、通信等各种地下管道缺乏统一协调部门。
□B00714
朝阳区北苑家园出行不方便,出小区后只能往东走,希望可以改造一条道路;出小区后是五环,希望能在北苑桥东侧架起一座过街天桥。
□B00717
希望亦庄建设起自己的中小学,让城市搬迁过来的居民子女享受到完美的教育体制。
□B00718
希望北京发展老年人专用汽车或小型燃油汽车,配合老人的需求,残疾人摩托车可为老年人所用,或者对老年人考取驾照有些辅助政策。
□B00719
民宅不应盖家庭旅馆,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止家庭旅馆的蔓延。
□B00725
可以在公交车上加装导乘图,沿途的设施让乘车者一目了然。
□B00728
城铁与公交时间配合问题,城铁末班车与公交不配套。
□B00736
丰台区没有一家专业电影院,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受到限制。
生活投诉类
□C00504
二环边小街桥东侧菜市场无人治理,环境非常差,向城管反映也无人过问,希望能给这些商贩找一个固定场所,将现在的马路空出来。
□C00509
残疾人家属生活困难,没有收入,是否能列入低保范围,增加医疗保障。
□C00511
东城区美术馆后街65号:1、2单元二三层(整个)常年楼道电梯间锁着,不能用,有些人有残疾不能用。
□C00516
中学生地理、历史改称社会学,物理化学改称科学,改名后意义很混乱,误导学生。
□C00521
海淀区定慧西里26号饭店后厨离居民楼近,对正常生活有影响,噪音大,有没有规定距离问题。
(注:上面节选的“北青民意直通车”的部分内容只是线索,实际情况需与读者联系并进行现场调查才能确定。如果代表委员对线索感兴趣,可与本报联系。)
■整理/本报记者满羿
民意调研
取缔非法早市群众买菜犯难
委员现场研认为非法早市的形成还在于我们的公共服务不到位
本报记者报道 编号C00391建议是关于小街桥北砖角楼附近早市破坏环境、造成拥堵的问题,建议由居住在附近的苏女士提出。该建议由本报“民意直通车”转给市政协委员安建军后,安建军委员赶赴现场调研。调研时,安建军委员发现非法早市在城管重点治理下,已经基本被取缔,但同时带来一个难题———群众无处买菜。
■民意实录
苏女士:每天早上四五点这里就有很多菜贩摆摊,为了图买菜方便,附近居民成了早市的常客。接近中午早市才收摊,到处都是垃圾,烂菜叶遍地,行人很难通过。还有的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开车急着带孩子去看病,却被早市横七竖八的卖菜车堵了个严实,最后只好弃车步行逃出早市。
■现场调研
“如果有100位老百姓,我可以说会有50个人对这个非法早市所带来的脏乱、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举报,但是当城管执法时又会有50位老百姓站出来反对,为什么?买菜不方便。”当安委员来到现场调研时,朝阳城管大队副大队长宋军说出了他们执法中遇到的不少困难。
宋军说,在2004年以前,砖角楼附近有一个大型的合法蔬菜市场,当时平均的人流量可以达到10万人。2004年这个市场被拆除后,在这段大概只有200余米的滨河路边就自发形成了一个非法早市。别看这段路不长,却分属于朝阳区和平街城管分队和东城区和平里城管分队两个区管辖。一些小贩是东城查了就跑到朝阳,朝阳查了就跑到东城。
安委员听到这里不住地点头,“这种现象别的地方也有,不好管理啊。”据记者了解,在这条200米长的路上,最多的时候能够聚集百余个无照摊位,仅靠朝阳的和平街城管分队或是东城的和平里分队十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取缔。如果人少,在取缔的时候,城管队员还有可能遭到无照商贩的围攻,队员执法时受伤的情况也曾经发生过。所以多是由大队牵头联合多个附近分队一起联合执法,才能暂时清理干净。
提起对这个早市的治理,宋军说,去年这条路就被朝阳区08办挂了黄牌,要求限期整改,使道路恢复畅通,无照现象消失。目前,朝阳城管大队正在建议和平街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找一块较大的空地,开办一个合法的早市,把这些无照商贩疏导进正规早市。同时,对此地实行不间断的“监控”,就是每天派队员进行盯守,无照商贩来一个清一个,不能让无照商贩形成聚集。“其实我们也很难,明知道老百姓买菜不方便需要市场,但是这里又确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污染了环境,执法老百姓会指责,不执法也会被指责。”
■委员建议
看了现场情况,听了宋副大队长的诉说后,安委员表示,这个非法早市的屡禁不止其实正反映出城管的执法难,第一,城管没有强制权,只能清理,手段弱;第二,城管成了万金油,但由于配套措施不完善,城管强行管只能遭老百姓骂,他们是在孤立执法,力量也就显得相当薄弱;第三,城管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文明执法、文明管理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安委员对这个非法早市的形成还谈了自己的看法,“成因还在于我们的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政府应该更多地在公共服务上下功夫,更多地向服务型转变,特别是要加大对基础服务的投入。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衣食住行,才能达到治理的效果。”
曾经被政协委员多次反映、媒体多次报道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海淀区政府回应
7.65亿元解六里屯垃圾问题
本报记者报道 曾经被政协委员多次反映、本报多次报道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问题已经有了最新进展。昨天,海淀区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直面回应这个长久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区政府表示,将不惜重金,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年内将制定具体方案并实施。另外一项措施是,投资7.65亿元建成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发电厂最终将实现“少填埋,以至最后只填少量废渣”。
■将建本市最大垃圾焚烧发电厂
据介绍,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望2008年建成,这将是本市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也是海淀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选址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南侧,上庄路东侧。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40万吨;配置两台1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年上网发电约1.3亿千瓦时。项目总投资约为7.65亿元人民币。
目前,这个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选址、水资源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意见书等已经有关部门批准。这个发电厂有望在2008年建成。
■产生的二恶英不会对居民有危害
此前,曾有居民认为焚烧垃圾可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反对该工程上马。昨天,工程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聂永丰澄清,垃圾焚烧是目前世界上处理生活垃圾最科学的办法,二恶英等有害物只要控制在低含量的标准,就对人体和生态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他说,因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二恶英排放中,设计要求采用欧盟标准,即二恶英含量0.1纳克/立方米以下,而我国国家标准为1纳克/立方米以下。“其实,二恶英不仅是焚烧垃圾才会产生,许多燃烧都会产生二恶英。但只要含量低,就没有什么危害。”
■填埋场污染问题今年将得到改善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垃圾场附近的臭味问题,副区长吴亚梅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针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臭味重点处理。包括:缩小垃圾作业面,及时用黄土覆盖。每天垃圾填埋作业结束后,用薄膜将裸露垃圾及时覆盖。定时喷洒生物除臭剂,对产生的臭味吸附降解。填埋场周边的绿化工程也在实施中,今年绿化工作将全部完成。包括填埋场南侧形成50米的绿化带,在填埋区内密植树木。在一期填埋场收集沼气点燃,使臭味得到较好的缓解。:*:* 5t5t三种方式搭乘
“民意直通车”
■发送短信:
移动用户发短信到9638331,联通用户发短信到9608331(0.15元+条,不包含基本通信费)
■电子邮件:
lianghui@ynet.com
■热线电话:
65902008
■特别提醒:
请提供线索的读者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及时沟通。委托征集
征集教育相关线索
热线博客两手都抓
王建民代表“上会”关注教育问题
本报记者报道 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召开,王建民代表希望通过本报收集民意线索,如果读者对教育领域有话要说,可以通过本报的两会热线电话反映。
王建民代表是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人代会即将召开,他干脆把“征集民意”也搬上了博客,同时还用黑体字、大标题来呈现。王建民称,“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多听取人民和选民的意见,在网上可以扩大和市民的沟通,收集更广泛的信息。”
目前已有十多位市民发电子邮件或网上留言向王建民代表反映问题。清华大学老师高晋占建议应规范学术期刊收版面费的问题,王建民代表经调研后写成建议,希望从严格控制学术期刊的种类、出版数量和每期页数等方面解决问题。由他的学生提出的就业歧视、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也被写进了建议。王建民代表还将就高校社会车辆混行、推动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等问题提出建议。
民意反馈
汤兰祥委员关注城铁
昨征得五条市民建议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长期关注城市交通问题的市政协委员汤兰祥通过本报“民意直通车”专版,征集关于城铁13号线车站设置和规划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消息见报后,昨天共有5名读者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A00989
北苑到附近的生活小区不通公交车,居民只能打车,坐黑车出行,呼吁尽快开通北苑站与社区衔接的公交车。
A00993
城铁13号线应该多设一些站,尤其是在望京科技园、丽泽西街,应该加设城铁站,否则市民搭乘城铁还是不够方便。
A01011
希望城铁尽快建设封闭式站台。目前可以设置警戒线或护栏等设备,有效制止加塞儿、不按顺序排队的行为。
A01012
能否像公交车一样,在城铁列车上设立上车门和下车门,在站台上标记上车点和下车点。为避免某些市民不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可在下车门外(即下车点)设置一个只能向外打开的玻璃门。如此可以加快人流。这点实施起来比较容易,群众易于接受。设置下车门投入不大,不用把站台和铁轨完全分隔,节省材料。
A01014
尽管去年年底城铁的末班车时间延长了,但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加班的人来说,希望城铁的末班车还能继续延长得更晚一些。
昨天我接听
志愿者孙丽娟:
最长电话接了40分钟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下午4点半交班的时候,孙丽娟手中的电话却一直搁不下来。手还来不及放开,电话铃又响了。她依旧耐心温和地聆听来电。超时20分钟后,孙丽娟终于成功交班,她扬起手中厚厚的一沓记录纸,不好意思地说:“今天写完了一支笔,下次我自己带笔来。”
孙丽娟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大四法律专业的学生。因为家在顺义,为了8点钟能赶到报社,她昨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了。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长达40分钟的来电,对方是一位退休的医务工作者,从医疗卫生到群众扫盲,有条有理谈出了十点建议,孙丽娟也洋洋洒洒地记录了好几页纸。因为对方说得特别好,她还用手机把来电录了下来,为自己的专业论文做参考。
“了解到很多人生活中的困难,也记录了许多新鲜的好建议。”孙丽娟觉得,接听两会热线“会有收获”。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