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专题专栏>政协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委员访谈

北京四位政协委员同台在线畅论医食住行

时间:2019-09-0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又一次光临我们千龙直播室,这里由北京市政协网站、首都之窗、新华网北京频道和北京经济信息网联合为您直播的政协委员在线访谈节目。 

   今天我们请来四位委员,谈的是医、食、住、行四个话题,这些话题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说是我们市民每天都离不了的话题,为此,这些委员也都提出了他们各自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的提案来关注这些问题。 

   今天就请到了这几位委员跟大家做一个网上的交流。坐我身边的这位是杨春萍委员,杨委员也是原北京市地区税务局的局长,高级经济师,现在是政协的经济学委员。旁边这位是冯平委员,是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的总工程师,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旁边是王华民委员,是中汽集团北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位是我们陈立群委员,是北京百万庄园集团董事长。 

   首先在这里,代表网民谢谢几位委员能够抽时间到网上和网民做线上的交流。我们说医、食、住、行,首先看看医疗方面的话题。杨委员是在去年就提交了有关医保和医疗改革方面的提案。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健康,由健康引发出来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杨委员是我们地税局的副局长,是研究经济的,我也想问一问,您为什么对医疗、医保这方面的问题感兴趣?

   杨春萍:这个话题的引起,主要是因为我这两年经常陪我家人看病,在看病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艰难,就感觉到老百姓想看病真是非常艰难。首先挂专家号特别难,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问题非常重视,特别是有了病以后总希望找一个好大夫给一个确切的诊断,说白了就是少受点罪,但是挂专家号特别难。    第二,就是住院难,真是有了大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或者是患癌症等等这些绝症的,需要长期占压床位的,一般医院不愿意留。这类病人,一般家人缺少护理知识,所以都希望住院。 

   第三是治病难,想找一个负责任的大夫,而且是非常具有救死扶伤精神的大夫非常不容易。往往找了这个医院给了诊断,找下一个医院又给一个诊断,同样一个片子,或者是同样一个外科,可能给出的诊断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增加了病人的问题,有时候是没病,但是给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结论,吓了一大跳。现在医保进行得比较顺利,而且力度也比较大,也就是说,病人花钱报销这部分,改变了自己负担一部分,国家负担一部分,医疗改革以后,报百分之六十的、七十的和八十的,都有一些说法,但是医院体制改革没有改,因此病人从兜里掏出的钱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的。这样,医院体制不改,医药费居高不下的局面还是解决不了。特别是一些企业职工,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就更突出了。   

   现在人们有了钱为什么不敢花呢?老说要推动内需,但是好多人为什么不敢花钱呢?看病是个大事,好多人有了钱以后就是想为了自己今后解决看病的问题,所以不敢花钱,想攒这个钱今后为了治病,所以看病已经成了老百姓心头的一个大事了。我也有切身体会,有时候看急诊,一天几千块钱说进去就进去了。所以这方面老百姓的负担特别重,也是制约内需的一个主要方面。所以,我就想,医疗费用的改革,病人这一块的支出,报销改革不行,也必须进行医疗体制的改革。

   主持人:大家都要看病,我们这几位委员恐怕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不知道您们在去医院的时候,或者解决医疗保险方面有没有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感受,在这里谈一谈。 

   冯平:对于低收入的人来讲,也就是一个月八百块钱左右,他要看病的话,首先一千三要自己拿出来,现在这样的情况,确实感到压力是比较大的。另外,在这之前,也是我们系统的一个老同志,去年住院,花了一万五千块钱,因为住院,他本人还要拿出一半,等于拿出了八千块钱,在他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不景气的企业,感到负担比较重,所以他也希望我有机会呼吁一下这个事。刚才听了杨委员谈到的,可能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和个人拿多少钱的问题,我们甚至感到看一个感冒就要花三百到五百,这里面是不是真的这些钱都看病了。现在有很多人,因为看病有医药费,觉得吃了管用就行了,但是后面有什么后果,也没有人再去讨论这个问题了,所以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民族的素质,对于我们下一代,都是很大的影响。如果年轻的女士,没有孩子,将来对她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据我们了解,不管是由于食品的问题还是由于药品的问题,我们的下一代的孩子们,有很多既有性早熟的问题,又有发育不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存在,都应该深层次地去考虑。

   王华民:先谈医疗问题很好,这个问题不光是一般的病人关心,这次我也提了一个提案,按理说我的收入是比较高的,一个月六千块钱,有了小孩以后,小孩看病,一次就二百到三百块钱,过去比较不在乎,现在也要在乎了,现在看病,特小的病就要花几百块钱。我想,我们这样收入的家庭都要考虑药费,一般的老百姓更加是承受不了的。所以刚才杨委员讲的,看病难,还有看病贵,现在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特别多,现在我们国家要达到小康水平,看病特别难,特别贵,对于一般的老百姓,一般的市民,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对政府的一些看法,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这次考虑的问题特别有意义,也希望广大网民向我们提出咨询意见,进行交流。  

   主持人:也希望关注这些问题的网民在网上给我们留言,提出你们的问题,发表你们的意见和看法。

   陈立群: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医疗的问题是我们社区当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部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我们首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老百姓做人,还是企业,我们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问题在于哪里呢?在我们享受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虽然讲到了民营企业有一些企业不能按时足量、足额地提交一些社会保障金,但是从经营角度上看,我们曾经是北京市首家民营企业,带来了八百多名职工,其中六百多名退休的职工,就体会到了社保制度,对于全民,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如果和医疗改革尽快结合好的话,老百姓的医疗保险,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恐怕就能够得到缓解。刚才讲到,各个医院的诊断不同,包括廉价药房又建立不起来,都会导致医疗改革、社会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这个空缺政府还要加快速度。   

   主持人:医保和医改的问题,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体会。杨委员经过细心的调研,提了一个很优秀的提案,而且提到医保和医改应该并行,您认为这个并行会给市民哪些行业带来具体的效益吗?

   杨春萍:我觉得,医保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并行,一个是给我们的医院带来好处,我认为也给我们市民带来很多的实惠。第一条是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家,因为医药分家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了,但是到现在没有什么进展。目前,以药养医,以检测费用养医的问题非常突出。住院的病人,不管在哪里做的检查,到哪里都要进行检查,而且要做一整套的检查。比如说我这个脑血管的问题,要做赦兹,做CT,一项一项地做,如果你要做高级的检查,这些低级的设备不是闲置了吗?所以这个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我们要想找,现在病人总觉得心理不踏实,总想给医生送点红包什么的,医疗腐败问题已经是五大腐败的重点行业当中,这个问题我亲身感觉到,如果不处理,你得到的服务态度和质量是绝对不一样的,医药分家之后,医生不会在药品方面有什么利益,所以可以避免很多的弊端。   

   第二,应该建立医疗的激励机制,现在我们虽然是对医院实行基本上国家扶持的政策,属于非盈利机构,但是也应该由市场机制来约束,因为医生的水平高低差别很大,所以对这些大夫应该给予高报酬,因为医院是高风险的行业,这样大夫就应该取得很高的收入。在国外,医生的收入是相当高的,所以应该实行高新高酬,特别是对专家级的医生,应该让他们多开门诊,实现他们的价值,而且病人也需要这些人。但是据我了解,医院对这些专家是有限制的,有些医院只允许一个专家一星期出诊一次,或者两次,考虑到收入平衡,每个专家都要有机会,所以有本事的专家们不能施展他的才华,也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所以不应该科研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满足需要,实现他们的价值。所以,我们医院和其他部门也不怕专家挣得多,他们挣得越多,治好的病人也越多。

  第三个问题,政府在这当中起到什么样的监管作用?企业是否能够按照规范给社会提供安全、营养的食品?政府是不是要通过一些媒体的导向,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什么食品对我是有好处的,同时对市场的监管,对介入市场企业的监管。我们已经知道,明年开始,我们北京市要推出一个食品的门槛,过不了这个门槛,你的食品就进入不了市场。这个门槛就是我们政府监管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食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通过的标准,如果有了这种管理体制和管理规范出台之后,我相信首都的食品会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满意的或者说是健康的食品环境。  

   主持人:您也刚好提到政府部门的管理,冯委员也谈了几个方面,企业、消费者、政府职能部门,还有科研人员,大家都要做好自己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刚才陈委员讲到的政府的监管,在这里我们就想问一下冯委员,如果政府部门的这些管理措施做得不到位的话,会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以及这个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冯平:前年出现的瘦肉精事件,就是监管不严的现象,瘦肉精主要在猪的内脏里积蓄,这种药的作用,使人兴奋,致人死亡,这个本身标准就有差异,作为卫生部门,和作为农业部门,都制定标准,这方面监管起来也有难度。第二,你也管,我也管,什么环保、技术监督局等等,食品安全大概有七个部门在管,这样出现的问题有较差,别人就可以钻点空子,说我这个符合谁谁的标准,这样这方面就出现一些漏洞,为了这个问题,我们去年有一个提案,建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一的管理机构,确实建立了一个局,这个局成立以后,首先是保健品方面监管建立起来,任何有资格的机构去检查,最后统一到它这里来管理,甚至发布哪些企业哪些食品不合格,这样对老百姓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主持人:这样是不是就把过去的一些漏洞给堵住了?

   冯平:现在正在逐步地做工作,现在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是屠宰的问题,国务院大前年有了屠宰条例,但是条例和法执行起来还有一定的差异,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呼吁尽快建立屠宰法。 

   主持人:工商和技术检测部门总是进行突击式的检查,为什么不能建立更长项的机制呢?是不是你刚才说的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冯平:主要是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再一个,作为政府来讲,也有资金不够的问题,在北京各方面都组织得比较好,但是在外省没有这样的监管,他甚至委托做这项工作,资金怎么到位、管理力度怎么到位,都出现了问题,该检的不检的问题,但是目前这种说法正在逐步的改变。

   主持人:就是说还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还有经过多个部门的管理造成的疏漏。 

   冯平:对。 

   主持人: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没有?怎么样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还有加大力度,把这些知识老百姓普遍都知道。   

   冯平:首先把标准出台,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哪一个产品应该做到哪一步,谁执行都是这样,谁来检查都是这样,如果不合格还可以打官司,否则现在没有标准,谁都可以做。再一个,提到老百姓的问题,刚才陈委员讲的,去年已经出台了一个标准,米面油加工的,今年又加了四项,包括肉、水产品等等,作为政府来讲,还是加大了监管的力度。

  主持人:几位委员对你们自己的居住环境满意吗?王委员先说。 

   王华民: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提这个提案,也与本身我的住房问题有关系,我是2001年10月份在奥运村买的商品房,买房过程中,开发商应该说还算比较有诚信的,但是从我们住进来以后,感觉到还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的小问题。我们就感觉到,包括我自己,还有很多的业主,我是这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成员,业主反映,很多当时开发商承诺的东西,到现在一直在拖,或者改变了,改变的不是很原则的东西,没有必要去跟他认真,也没有时间,但是感觉很不舒服,他买房的时候做得很好,但是卖完以后,做得就比较差。所以我认为,这种情况,能不能有一个机制,开发商卖房的时候,发预售证的时候,房管局给他扣一笔开发的资金,根据房子的总额,交一笔资金,这个房子卖完以后,一直到三年或者五年之内,假如出现新的问题,而开发商不愿意解决,就通过一个中介组织来裁定,然后利用这个资金来赔偿。第二,我们的小区是二期,住进一个物业公司,业主很有意见,大部分都拒交管理费,管理很差。一年以后,二期住进之前,开发商为了吸引二期的业主买房,同时为了声誉,就推出了当时在北京还算不错的招投标物业公司,正好当时我被选为招投标成员之一,去年我参加了整个过程,应该说这个过程,丰林绿洲第二期的招投标过程,在小区办的指导下做得还不错,对于符合条件的,我们进行考核,通过公开的答辩,由业主委员以及主管部门,还有开发商,律师,进行答辩,最后六比五胜出,选出了今天的物业公司,应该说这个物业公司到现在为止相对比较满意,交物业管理费是百分之85%到88%。当时有一个小插曲,开发商选另外一家,我们没有通过,结果六比五,高一票,业主自己选的,实践证明,当初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主持人:那您自己的居住环境还是比过去好。 

   王华民:对,好多了。 

   主持人:杨委员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满意吗? 

   杨春萍: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不错的,我们的开发商是中海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建的房子比较有质量,另外物业管理也比较规范,服务的质量也是比较好的。从物业管理和开发商的关系问题,现在有好多都是开发商的问题,结果形成了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意见。所以我觉得,首先要明确,这个住房出现了问题,当然我们小区也出现问题了,比如说面积缩水的问题,我买的可能是150平米,实际上发了产权证,房地局量的时候,是140,缩水的问题实际上不是物业公司的事,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事,但是业主又不了解这个事,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到了物业公司,就拒交物业管理费,这样就影响了交纳管理费的这部分人的利益,因为等于交纳管理费的这部分业主养活了不交的,比如说卫生的打扫和垃圾的清理什么的,不可能不交物业管理费就不清理垃圾,所以不交物业管理费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我觉得,不能采用这种对抗的方式,应该互相理解,而且要找准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另外,住房的问题,应该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城市拆迁户的利益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房,现在我们每家每户都要买房这不现实,一个是要提供足够的廉租房,这些是弱势群体,或者是拆迁的贫困户,我不可能都买房,买房之后养房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要交管理费、物业费,加起来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可能三四十年,一套房子又出来了。所以现在我们的政府,特别是物价部门,也要解决物业管理费下降的问题,今年物业管理费要单独出台一个办法,大家都盼着能把物业费降下来。可是究竟能收多少钱还没有明确,由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而且物业管理费当中小型费用占了大多数,能不能把这些中小型费用减少一些,现在收得非常高。另外是经济适用房的问题,政府部门一定要相互配合,切实把关,给那些确实是属于经济困难,买房没有太多条件,但是得到了拆迁补偿费,自己稍微有点能力的,所以这方面应该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加大审查的力度,确保这些弱势群体能够居着有其屋。

   冯平:像在非典时期,有卫生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通知了全楼的居民,能不能写一个提案,这件事太小,就反映了一下,当时楼上的水箱也是多年不清理的水箱,还有电梯的问题,还有灯的问题,这个问题写了提案之后,惊动了副市长,责令限期改革。当时街道的主任都去了,和居民代表开会,保证六月份一定要解决,说是现在非典时期,不敢动,所以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现在居民喝的水,是那样的水,即使不得经典,也可能得其他的传染病。还有楼道里连灯都没有,所以这个问题,大家到年底都问一问,市长也有了批示,到现在还是这个结局。这个事怎么办呢?他们都写了,把这个信作为政协提案,当然这不是一个提案,也可能是个别现象,就写上去了,12月31日政协问这个问题,请他们写的,我给带上去了,现在情况就到这一步,至于今后怎么发展,是不是还要市长过问,我就不清楚了。

   主持人:看来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 

   陈立群:还是这个观点,北京的城市发展是近二十年来最快的,快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快到了使人不可预测的程度。这种程度说明什么问题?医疗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的问题,住房的问题,包括政府管理问题,包括企业规范问题,包括老百姓的意识问题,包括医、食、住、行当中“行”的问题,这是一个综合问题,这都是目前百姓体会最深的,而且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我想说,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国家在迅速发展的经济时期,确确实实需要有一个新的观点,新的意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各位委员的心目中,各位代表的心目中,各位政府官员的心目中,要树立一个旗帜,就是与时俱进,一定要变,不变的话这些问题不能解决。   

   关于住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政府的管理力度要加大,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可能市场会很快地形成一种调节。

   冯平:我感觉到,老百姓关心的都是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办好了,北京的大事就一定能办好。 

   主持人:有句话说:“百姓的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利益无小事。”谈完了医、食、住这三个话题,行也是我们要提到的一个话题,去年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集中地体现出来了,晚高峰以前在七点左右就结束了,现在已经推迟到了八点、九点,甚至更晚,各位委员有这样的体会吗?有因为拥堵而耽误工作吗?

   王华民:经常发生,我现在上班一般都要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才能保证不晚。 

  主持人:其他几位呢? 

   冯平:我也是,要提前很长时间,要么就是等很长时间,躲过高峰时期再出门。 

   杨春萍:这里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个是管理手段的问题,我也赞同一部分人的意见,有警察的时候反而堵车,没有警察的时候反而不堵车,这是我的亲身体会。我觉得,管理方式上,怎么能够采取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比如说出口,西直门桥又翻修了,仍然堵车,关键是出口入口不畅,我们修路都是摊大饼似的。所以现在规划有问题,比如说花园桥,修完了之后还是不行,往香格里拉再往西去的路,还是不行,修了没多长时间的路,拆了又修,国家出了不少钱,浪费很多人力物力,照样还是堵,所以这里有规划的问题,也有管理方式不科学的问题,同时还有司机职业道德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是个人都想学车,学了车之后,不按照规矩去开车,或者是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明明大家都排着过这个路口,他非要超过去,加塞儿过去,这种加塞儿非常不道德的,实际上你礼让一点,多等一两秒钟,但是就是不等,所以也有我们的公民的素质问题,所以要综合加以解决。   主持人:对,针对北京的交通现状,陈立群委员结合自身的感受,提出了一个提案,请介绍一下。

   陈立群:关于交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所有的政府官员,包括我们企业关注的问题。刚才我们讲到了医、食、住,现在说了行,如果我们把交通问题细分开来看的话,这是两个问题组成的,它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是两个问题产生的,一个是硬件环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设施、规划,包括我们的布局,包括我们的交通标识,包括地铁、轻轨等等,它的运载力量到底匹配不匹配,这是一个硬件的问题。这个硬件问题我们就看到了,政府已经把这一块的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我要强调一点,北京的交通问题解决绝非只是政府的问题,不是说政府把路加宽,把地铁的线都修通了,交通问题就好了,杨委员说得很对,北京的路在世界上并不是排到最后的,包括日本等等很多发达国家的国家也并不比我们长,并不比我们宽,但是行车很有序。 

  说到有序,第二个问题就是软环境的问题,硬件也许不是明天就能修,北京政府部门已经做了很多的规划,比如说城市相对分散,不要集中,比如说停车场的问题,这些问题,规划部门都会解决,但是需要时间,哪个地区的房子要拆掉,迁到五环以外去,这需要考虑,这也有老百姓的利益问题,凭什么他没迁走了我迁走了,该你买车还是该我买车?硬件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回到一个点上,这个问题明天解决不了,需要有时间,需要整体的规划。但是我们提到软性的问题,这恰恰是我们明天就能改变的问题,比如说无论是行人还是行车的交通意识的问题,这个交通意识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去建立,是不是你做到了红灯停、绿灯行,是不是很多道路上都是按照顺序去走,而不是斗汽车,也不是在快行道上开得很慢,有的开得很快,在慢行道上,形成无序的状态,甚至还有行人翻栅栏。昨天我还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发生,这是软环境的意识不够。这次我提的提案,我提出了城市在发展,从一个自行车的王国突然变成了一个汽车王国,据统计,60%的家庭已经有了汽车,很快就能到80%,这种上升的速度跟我们的城市建设速度发展相比太快了,西方国家发展已经一百多年了,美国的道路,都说美国的车畅通,我反对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国外学习一些经验,但是不能照搬,美国号称是生活在汽车轮子上的民族,他们把路修得很宽,几十年前就已经做了很长很长的规划,而北京市是这一两年突然车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堵,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也没有解决这个现象。所以我们觉得,软问题没有解决,即便等到了那一天,路宽了,公交车辆也不优先了,但是老百姓出行还是会有困难。

  主持人:根据您的意见,怎么样建设一个好的软环境,让我们大家都加强这方面的意识,改变这个现状?您说这方面如果做好了,明天就能见效,您说应该怎样改善这个软环境呢?  

   陈立群:我不是交通专家,我只不过是一个委员而已,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把我们见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一些信息和建议集中反映给政府,政府把专家的所有信息归纳到一起,你的信息对于他们政策制定,包括一些规划,包括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我想说,软性的问题三个方面需要解决,一个是老百姓,所有的行人,所有的上路开车的人,包括我们的公交司机,包括出租汽车司机,包括我们的机关、事业单位等等,所有上路的人员都去遵守交通规则,有意识地维护交通规则,有意识地加大维护交通的秩序,而不是说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你挤我也挤,你抢我也抢,如果大家不抢,我们的道路会相对顺畅。为了争这两秒钟,可能就造成一次车祸,可能因为这一次车祸造成后面的拥堵。  

   第二是法规的问题,我们的交通规则,今天这个时代,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规则,由过去的粗线条到现在的细线条,由过去的粗犷的管理到现在的细化的。我们的路口都有监视器能够看到每个路口的现状,但是这是掌握信息的方式,但是红灯和绿灯亮的时候,怎么样让所有的路一起活动,能不能达到一个协调,所以管理手段上要加强。再有是法规的细化,这些加强了以后,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执法的问题,必须保证执法的一致性,在东城区、在海淀区、在朝阳区也好,在任何的区触犯法规的时候,处罚的结果要是一样的。加上道路硬件设施的改善,加上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加上我们的法规不断完善,是可以做得比较好的。

   冯平:说一个真实的笑话,有一次我到昌平,路上司机跟我说,前天走这条路,看见一个老外违反交通规则,他说老外到了这里,受我们影响,也变成这样了,我们本来是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把人的思想都搞乱了。大家都觉得我都得争,都得抢,一点礼让的想法都没有。我过去不会开车,我学会开车以后,才知道,作为行人的时候,我必须得走人行道。我们讲人文奥运,人文奥运体现在哪里?作为北京人来讲,该做的、应该做到的事情,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做,踏踏实实从零做起,不管是骑车人还是走路人,还是司机,大家的心态放平和以后,问题就好解决了,也能够给北京一个很好的形象。

  王华民:刚才谈到交通部门目前可以做到的,就要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水平。刚才讲了执法一定要一致,但是除这个以外,交通管理水平能力要提高,我发现上海很多路的划线很科学,中间的道可以往左拐,很多地方并行的时候,没有必要再往左线并。路口是比较堵的瓶颈,我发现所有大的地方都是出去的时候特别堵,出去了之后就特别宽松,所以出这个瓶颈的时候尽量多划几条线,可能能减少瓶颈的问题。

  我开车的时候,有时候发现,都是一条主路,但是每条路的行车数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时间是完全一样的,这边很堵的时候那边还是一样的,所以要根据现在发生的状况以及未来发生的状况,交管部门应该有一个调整的机制。第三,北京的交警现在执法的力度和执法的形象,很多市民还是很不满意,司机还是怕交警,怕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违规了,心里有愧,但是同时,交警的态度,交警的执法文明程度应该提高,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上海的交警态度特别好,该罚的一定罚,怎么讲都要罚,但是态度特别好,你随便发火他都不怎么说你。但是北京的交警,大家都有很多的体会,他执法的时候,可能有随意性,有些人他就不罚了,或者少罚了,但是有时候你稍微争辩点理由,他就马上重罚或者很蛮横,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执法和百姓是平等的主体,交警只是代表国家执行一个法律,但是对当事人要很尊重,如果你不尊重的话,本来很简单就能处理的事情就很6复杂了,产生很多心态和问题。另外,我们执法的民警有时候是为了执法而执法,比如说违章了,很小的事情处理完了就可以了,你不要把他停在路旁边,造成后边又堵了,为什么讲很多地段有警察反而堵,他抓住你要处理,他不自己过去,要当事人自己跑过去,稍微跑得慢了,还要骂你两句,所以看到警察,反而比较好的秩序又乱了。所以交警一定要从大局考虑,他的执法行为虽然是个体的行为,但是他对整个市民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您说的这种情况可能也是陈委员提到的软环境方面的很重要的方面。今天我们谈了医、食、住、行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几位委员也把观点跟我们的网民们做了一个交流。在这里面,我们两位主持人也是受益匪浅。我们的体会,在医、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可能我们的政府部门、有关的职能部门或者是在座的各位个人以及很多的市民和网民都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虽然有很多成绩,也有很多的问题,要改善我们的医、食、住、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现在做起,从我们做起,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几位委员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