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建言献策

时念洋委员:医养结合应延伸到家庭病房

时间:2016-01-2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医养结合应延伸到家庭病房
  时念洋委员认为,医养结合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和养老院的结合,而是医疗卫生资源如何与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等养老资源相互整合、相互促进,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需求,从而提升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
  难点 “医养结合”面临三问题
  时念洋认为,“医养结合”作为一种集“养、医、护”三位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在北京市实践推行中,主要存在3大问题:一是养老机构医保结算难,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二是硬件及制度建设上严重不足,老人对养老机构有养有医、家庭病床、上门诊疗等“助医”有迫切的需求,但现实中供给不足;三是老年医护专业人才短缺。
  实施 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时念洋建议,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要优先纳入城乡医保定点范围,这里包括养老院、社区卫生站、老年康复中心、签约的家庭病房及相关的诊所、卫生室、医务室等。研究和实施“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养老资源与医疗、护理资源的整合。医院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及当地需求,设置部分养老、康复床位,实现医养融合。
  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绿色通道,推进综合性医院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站)、老年康复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同时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老年居民提供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来源:北京晚报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