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图片新闻
来源:市政协网站
治理空气污染,是北京市民和市政府共同关心的大问题,而污染贡献大户——煤炭,未来有望在北京完成从能源主角变配角的角色转换。201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北京将全面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全年削减燃煤260万吨。
17日下午,在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政协联组讨论会上,副市长张工表示,北京的“煤改气”工程在积极推进,由于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北京也正在加快建设燃气长输管线,此外,市政府还在设想春秋用电淡季,以调用外电为主,通过让属地电厂暂时歇停的方式,减少排污。
进展
四大燃煤电厂完成燃气替代
张工介绍说,目前北京燃煤最大用户就是燃煤电厂,北京2300万吨的实物用煤的年用量,其中约有1000万吨集中在四大火电厂(京能热电厂、高井电厂、国华电厂、高碑店华能热电厂)。作为地处北方的特大型城市,燃煤火电厂需要满足冬季供暖的需求,也承担着本市电压支撑的功能。按照大气治理的相关措施,本市四大燃煤火电厂已经完成燃气替代。
由于中国是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燃气供电能否扛得住首都巨大的用电需求,也是不少委员担心的问题。张工说,本市的能源调整也是多元布局,陕京四线长输管道工程、内蒙古的大唐煤制气输送京城的运气工程,以及来自东部海上液化天然气的管线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这些工程,将为北京的燃气供应提供多向性的保障。
担忧
燃煤发电基础地位难取代
煤炭污染大,但燃气资源总体稀缺,有委员对燃煤发电的基础性地位能否被取代心存疑虑。冀北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彬委员说,比起燃气发电,燃煤发电相对稳定、安全,此外,一些燃煤电厂投产时间不长,设备尚未到更新换代的时间,这无形中加大了煤改气的难度。
“石景山热电厂1995年投产,华能电厂1999年投产。这么多年设备改造下来,设备使用年限还很长,效益也很好,排放也能够达到国家要求。”杨彬介绍说,在过去这些年,传统燃煤火电厂按照国家部署,在脱硫脱硝除尘等方面都下了大投入,煤改气却意味着又一笔巨大投入,电厂难免有想法。
此外,杨彬说,从电网安全来讲,燃煤电厂至少都有10天以上的煤储存,在供应方面比燃气更为可靠。“北京电量不缺,可以减少产量,但必须有一定的电压支撑,因此燃煤电厂还是有存在必要的。”一路分析来,杨彬建议,对于燃煤火电厂,应该有甄别地对待,不能一刀切。
设想
春秋淡季京城电厂歇停
对于杨彬委员提出的问题,张工说,煤改气的成本确实非常高,但华能、国华这些燃煤电厂,燃煤供电仍会被燃气供电替代,为了保障北京这个特大型城市的电力安全,燃煤电厂燃煤机组有可能作为备份机组被保留,但正常发电,还是得用清洁能源。
“即使有天然气,即使有多向的燃气供应,即使政府拿得出钱来补贴,天然气的燃烧也会排放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可能是北京下一步的治理重点。”张工坦言,在煤改气方面,市政府想得更多。前不久和国家电网负责人讨论时,他曾做出这样的设想,那就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用电量相对较少的季节,让北京的属地电厂部分暂停运营,从外埠调用一部分电量,这样将减少发电的污染排放。
“春秋季基本是八九百万千瓦的用电负荷,属地电厂除了维持电压的一两个电厂正常运营以外,其他全部停掉。”张工说,目前外电进京的网络已经形成,可以保证分担三四百万千瓦的电量,这对首都电力会是强劲的补充。
不过,由于春秋两季正是电厂检修高峰期,而由于建设尚不完善,内蒙古热电传输也出现过“窝电”传不出去的情况,对于春秋以外电为主这种设想,杨彬委员觉得可行,也在讨论中表达了冀北电力公司会尽力保障的决心,但他希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结合国家规划全盘考虑。
来源:图:市政协网站 文:北京日报
2014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