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热点新闻
来源:千龙网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利用医疗保险引导社区首诊,医疗资源合理布局……18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社会治理专题座谈会,发言的24位委员中,有将近1/3都针对北京医疗卫生现状建言献策。
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在回应委员建议时表示,解决看病难,要发挥好三甲公立医院、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力量办医这三方面资源的作用。
“基层建不强,患者肯定往大医院去。”杨晓超说,现在基层卫生社区服务中心面对的问题就是服务能力不强,医疗水平不高,必须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同时推进社会办医“京十八条”政策落地,让民办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推行社区医院首诊 提高社区医生薪酬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在座谈会上表示,很多患者不相信社区医院,盲目到大医院就诊,加大了大医院的运营压力。“宣武医院调查就发现,30%的病人是完全可以通过去社区医院解决病症的。”
他建议,推行社区医院首诊,提高社区医生薪酬。“要建立起社区医生转诊质量的评估制度,现在的社区医生积极性不高。必须在一级医院二级医院诊疗后才能去三级医院,通过这种方式,对转诊质量高的社区医生,提高其待遇。”
改进医保管理方法 避免重复开药
“现行规定的开药数量对于一些慢病患者而言,实际上是增加了他们到医院仅仅开药的次数。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认为提出,要改进现行的医保管理方法和思路,加强信息化管理,避免医院重复开药。
从2013年开始,北京陆续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等5家市属医院分三批实施了医药分开改革试点。贾继东表示,“医改的步子还要迈的再大点,希望2014年能尽快推动其他医院改革。”
三甲医院康复治疗功能迁往郊区
医疗资源如何合理分配?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再帕尔?阿不力孜在座谈会上提出,核心城区的医疗资源过于集中,不能再扩建,而是要做好规划,把三甲医院的住院治疗、康复治疗等功能逐步往郊区迁移。
来源:千龙网 2014-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