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会议简报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秘书处
1月15日,第5、17、18、19小组委员在分组讨论中,就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积极发表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唐晓青、葛剑平参加小组讨论。
常委会工作报告求真务实令人振奋
鲁哈达、李丽萍: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全面、重点突出、创新务实,不搞形式主义。
张景荪、梁嵘,邢文训:报告有思想、有内容,用数据说话,求真务实,很让人振奋。
吴葆:本届政协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加大了民主监督的工作力度,在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很多帮助。现在,政协发展有了更好的环境、更佳的机遇。
线联平:本届政协工作很有成效,特点鲜明:一是节奏加快,二是重点聚焦,三是研究深入。
郭涵、张毅、李方:常委会工作报告文字扎实、内容充实、文风朴实、效果务实,是一个定位准确、数据支撑、助力发展的报告。
孙美平、雷燕妮、李萍:届首之年的政协工作可圈可点。报告对2014年工作的规划比较清晰,关注的点都很到位。
刘桓:政协工作有超前性、前瞻性、甚至争议性。政协委员应对国家城市发展提出前瞻性、预见性的意见建议,应敢于挑战规章制度,甚至敢于挑战不合理的法规。
多措并举提高提案质量
季茹:一些提案质量不高,希望通过联合调研吸收更多的专业意见,可以把不同界别的委员纳入进来,从不同的角度完善提案,也可以以专委会为基础,开展专项调研。
周龙:建立提案申报机制,保证提案质量。对于提案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可否立案、存在哪些不足、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等,要和每位委员沟通。
张斌:对于前瞻性提案,如目前办不了,可否经常性回顾一下,建立跟踪机制,适时再拿出来办理,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吴彬:最关注的是“跟踪问效”。可以把提案中已经解决的75件问题拿出来好好分析,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的。总结经验,推动提案办理工作。
提案办理重在落实
魏崇新、许家成:对于部分提案,基层不太重视落实,一些单位只重视书面答复,而不重视问题的具体解决。提案追踪问效制度有助于解决“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
张劲军、李建勇:委员看准的问题,落实不了可能有一些原因。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提,直到解决为止。必要的时候,通过联合提案、界别提案、党派提案等方式提出,可能对提案的质量和办理力度有促进作用。
立法协商需深入研讨
徐艳梅:立法协商不仅要对相关法规的审议进行监督和协商,也要对立法的过程进行监督和协商。
再帕尔·阿不力孜:建议在2013年立法协商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新机制,由政协就有关工作组织调研并协商人大进行立法。
首都人口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李丽萍、刘桓、张俊廷:国家经济结构在调整,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目前首都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口。北京人口承载能力是多少,需综合考虑。
连玉明:对于首都人口问题,有四点建议:一是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二是提高首都流动人口组织化管理水平;三是出台产业目录,明确限制项目和支持项目;四是向国家申请建立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争取先行先试。
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翟京华:解决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问题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人,按教育发展规律办教育、办学校。
李建丽、申玉荣:学前教育发展不应再停留在新建幼儿园上,应更加关注学前教育师资问题。目前,幼儿园师资紧缺,招聘比较困难,而同时从高校招收的一些幼师类毕业生由于专业培养与幼儿园教学实践脱节,实际教学能力又较差。应改革大学幼师的培养模式,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刘飞:目前很多学校招收外籍学生执行的还是1997年制定的收费标准。建议建立收费适时调整机制。
霍建新:雾霾天气下,应减少中小学生的户外活动安排。体育课要注重提高课堂质量和锻炼效果,不能光搞“快乐体育”,要提倡科学健身。
破解医改难题
于鲁明:我们是首都卫生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对于医改问题应理性思考和分析,为政府顺向助力。要冷静客观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医保制度建设问题和多元化医疗需求等问题。
黄宇光:医改就是要使方方面面各级行政部门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关键。希望能使委员参与到对现状的改善工作中。
高炜:我比较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禁烟问题,应加强管理力度,科学引导。二是药品包装规格方面,五花八门,一盒里装几片的都有,不利于百姓医疗和就医。建议药厂按疗程配药。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