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会议简报

市领导与港澳委员共商首都发展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秘书处

  1月17日下午,市领导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工作顾问就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首都投资环境等问题进行座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市政协主席吉林,副市长程红,市政协副主席沈宝昌、蔡国雄,市政协秘书长周毓秋出席座谈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监管体系

    

  何超琼:要充分考虑“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机制,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时期,建设资金缺口需要通过民间资本和外资进行补充。政府要大力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加快调整以往投融资体系平台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结构。一方面加快健全投融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如细化投融资的监管、规范政府部门的裁量权、完善政府管控的顶层设计和风险监管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针对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建设的专项立法经验,逐步完善在这一领域的法规体系。

  优化首都投资环境 解决企业融资评级难题

    

  马志刚:应下大力气扩大首都经济的开放度,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一是政府应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鼓励国有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海外并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简化审批程序,执行统一、公开的标准,鼓励外资企业利用在京取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三是采用负面清单的办法,简化审批过程,方便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本地项目。

    

  陈宁宁:北京市可以尝试在相关园区,比如金融园区或者是科技园区,成立一些担保公司,利用其了解园区内企业的优势,通过制定适宜的规则,重点解决中小企业创始期后,面临的担保评级难题,推动企业融资和发债,实现再发展。

    

  邓予立: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监管和规则经常变动是最不利的,要考虑规则的长期稳定性。投资者投资的时候会考虑到何时退出的问题,到了合适的时候如何退出,这方面政策还存在一定问题。

    

  警惕债务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

    

  邓予立、丁国良:不能无限制的发债,如果再来一个2008年的金融危机,会对我们造成很大冲击。建议地方债让市场来决定它的规模、定价、偿还的主体、偿还的方式,形成一套比较透明、规范的市场操作模式。可以把债券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债券,利用民间投资发展公共事业是一个正常的途径,而且融资的成本也较低。

    

  重视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陈宁宁:北京市要重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由政府出面,引进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企业到互联网金融园区,进而吸引小的金融机构和研发机构,形成产业集聚,推进首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建议在北京成立海外资源保护中心

    

  周建和: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经常付出高昂的代价,国家这方面受到了不少损失。建议在北京成立海外资源保护中心,一是发挥首都聚集各大使馆、院校、专家的优势,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一些指导。二是引进一些国际性资源公司,让他们把销售总部设在北京。

  成立重点行业大型项目协调办公室

  帮助大型项目落地北京

    

  沈栋:建议北京市成立重点行业大型项目协调办公室,根据不同的行业,按照总投资规模、注册资本金要求,公开选拔进入的项目。通过协调中央部委和各委办局的审批,吸引、解决企业投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帮助企业理解和适应新的政策要求。积极推进重大项目的落地,实现快速生产,为北京市转型升级做贡献。

  优化人才政策 建设世界人才聚集之都

    

  闵丽华、宗立平: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了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人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北京在近几年引进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可惜,一些人才没有真正留住,这是因为某些政策让他们很难在北京有长时间的发展,比如签证政策,现在是一年一签,手续繁琐;房子不能买、车子不能买,股票不能买。建议通过一些政策调整留住人才。

    

  李道、闵丽华、马志刚:对于境外或者国内高科技人才的引进,除了现有的一些好的政策以外,还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一是短期由企业提供公租房,让这些境外或者国内高管到北京来有住房。二是在经营中有很多人离开市中心,到中心区以外发展,这样会遇到子女教育的问题,建议提高中心区外的教育水平,包括开设双语学校,提升师资条件等。三是市政府在财政方面、税收方面给予外来人才优惠政策,并对其中高端人才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