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各地政协2

全面开放二孩尚无时间表 委员:教育医疗要跟上

来源:中国网

  浙江从昨日起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昨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接受采访时表示,全面放开“二孩”尚无时间表。

  在南京市政协教育卫生组的专题议政会上,不少政协委员认为政府应该未雨绸缪,解决教育医疗等配套问题。

  浙江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据浙江省人大官网显示,浙江从昨日起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昨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接受采访时表示,全面放开“二孩”尚无时间表。

  昨天,浙江省人大官网公布修订后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将“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作为经批准后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法定情形。浙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去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决议》,要求各地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法规或作出规定,依法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今年1月13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将“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作为可经批准再生育的合法情形。

  为何浙江省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浙江省人口计生委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30年,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整体性变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老年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口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因此,有必要在全国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去年11月,辖属于浙江省的海岛城市——舟山,在全国率先“破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已为浙江在全省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探路。

  卫计委:放开每年多生一两百万

  昨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单独二孩”放开,目前很多省份已经在卫计委备案,备案内容包括各省的人口状况分析、新增孩子各方面服务应对情况、计生政策实施后的风险分析等。按照预测,“单独二孩”放开后,最近两三年每年新增100万至200万人。

  针对网上有说法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的说法,毛群安予以了否认,他表示目前尚无时间表,国家也提出要逐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毛群安说,“单独二孩”放开,也是为未来全面放开二孩打下基础,如果将来放开,也要进行预测和周密的准备,防止出现非常集中的生育高峰。目前,相关部门也在进行全面放开二孩的调研工作。

  北京有望3月实施“单独二孩”

  北京计生委主任刘志称,实施后每年会多生3万至5万人

  昨日,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北京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刘志对政协委员表示,如果《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顺利经人大审议通过,北京有望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新政。

  对于委员们追问的3月1日是否为“单独二孩”的合法“出生时间”,刘志表示认同。根据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的前期调研测算,北京市符合条件的“一方为独生子女”夫妻中,大约50%至60%想生育第二个孩子。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北京市每年大约多出生3万至5万个孩子。

  刘志认为,对北京户籍人口来讲,“单独二孩”政策将主要惠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这部分人群中“单独夫妻”的二孩生育意愿将释放。

  专家:生育率不会强烈反弹

  人口学专家、北大人口所教授陆杰华表示,江浙宁波、无锡、苏州、镇江等经济较发达城市,近年来人口出生率较低,亟待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支持新城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江苏、浙江两省人口计生委都在积极酝酿,争取尽快修订省级计划生育条例,将“单独二孩”纳入合法生育情形。因此,此次浙江省在全国率先落实“单独二孩”新政,并不出人意料。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政策仿真研究室的研究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各省的实际生育水平,中部最高,为1.579;西部其次,为1.514,前两者都属于中度低水平;东部更低,为1.368,属于深度低水平;东北地区最低,为0.891,已处于极度低水平。

  “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后,会不会引发生育反弹?有人借机“超生”?浙江大学人口所尹文耀研究员分析称,有可能引起政策性反弹的重点在计划生育基础较好的城镇和东部及东北地区;有可能引起非政策性反弹的势能已基本释放;中、西部农村年轻一代妇女多胎生育比例平均只有4.12%。生育政策调整完善过程中的生育率反弹可通过渐进式策略有效调控,不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强烈反弹。

  广东单独二孩政策正在审批中

  昨日上午,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底线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等内容,省民政厅厅长刘洪、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林应武、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元胜出席记者招待会并回答热点民生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决定,提出实施“单独二孩”。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表示,对于广东“单独二孩”政策,省卫生计生委做了大量调查并进行了论证,已经提出广东实施“单独二孩”的工作方案并报省委省政府审批通过,目前正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批中。广东正在积极争取,希望能尽早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尽早实施。

  “很多符合条件的民众都希望能尽早生育第二个孩子,如果今年能够实施这个政策,预计明年和后年将进入生育二孩的高峰期。”陈元胜称,广东是人口大省,实施“单独二孩”后多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甚微,因而“单独二孩”政策对整个广东的教育、卫生、就业等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南方日报)

  政协委员:"单独二孩"启动须教育医疗配套

  据江苏省卫生厅发布的数据,“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后,5年之内将增加95万新生儿童,南京每年会增加2万名新生儿,这势必会造成原已紧张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更加紧张,在昨天南京市政协教育卫生组的专题议政会上,不少政协委员认为政府应该未雨绸缪,解决这些配套问题。

  呼吁:幼教老师进编指标要增加

  入园难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开放,这个难题将愈演愈烈。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表示,今年将新改扩建幼儿园40所,新改建中小学校舍30万平方米。他还表示,南京市近几年幼儿园入园没有排队,2014年也有信心做到不排队。此外,今年南京要调整幼儿制度,推行学前一年基本免费教育。吴晓茅同时表示,具体方案正在制订过程中。

  “我们雨花台区教育系统2012年的进人指标是110个人,只有3个幼儿教师的指标,2014年75人,幼儿教师一个没有。”针对入园难问题,政协委员穆耕森认为,每个区都要增加公办幼儿园进人的指标,这个要有强行的手段。

  在他看来“目前南京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明显偏少,远低于苏锡常。我们现在提倡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股份制联合办学等方式创办民办幼儿园,如果这样的幼儿园和公办园一样的收费标准,那么我估计他们很难生存。”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幼儿园减免一些房租、给幼儿教师增些保险,在对教师的培训上,民办园教师也应该享受和公办园一样的待遇。

  讨论:如何吸引男性来当老师

  “改变义务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逐年失衡的情况,我觉得针对这个问题,要拿出办法来。提高教师岗位对于男教师的吸引力。”政协委员严龙文告诉记者,现在从幼儿园老师到高中老师,普遍以女老师为主,男老师的缺失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是一种不平衡,所以已经连续两年提这个提案了。

  “南京教育名城的打造最重要的就是吸引优秀的老师,这就要从幼儿园开始。我们需要提高教师这个岗位对于男教师的吸引力。”严龙文看来,男性不愿意当老师,一个原因是教师薪资待遇满足不了男性养家糊口的需求;另一方面,现在教师队伍管理的硬化僵化也制约了男老师的加入。

  “有很多家长来找我,提出一个要求,说哪个班有男老师,孩子就去哪个班。”政协委员穆耕森对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他介绍说,有一年南京市招聘老师给男女分别划线,结果劳动部门说违背了劳动法。

  质疑:河西儿童医院建设缩水

  “2010年,我写了个提案,南京市儿童医院急需建分院。后来领导很重视,在河西开建医疗中心。但我这段时间连续去看,发现个问题,去年年初,市长办公室有个会议纪要明确说,在河西医院要建20层的大楼,1000张病床,由河西指挥部负责建设。结果我最近去看,20层楼砍掉了9层,只建11层,1000张病床砍掉了300张,只有700张。”政协委员张国宪告诉记者,2009年自己是南京市纪委的行风监督组处理徐宝宝事件的,当时我们就发现儿童医院里的环境非常差,医院是解放前建的,当时南京只有100万人口,现在850万,医院的规模严重跟不上需求。

  “前段时间雾霾,我看到媒体有报道,南京市儿童医院一天有7000多人看病,每个医生的就诊量是140多个患者,有的孩子挂急诊五六个小时看不成病。南京市儿童医院在区域内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等到过几年新生儿大量增加,到时候医院不够用,再二茬重新建,就来不及了。”

  张国宪告诉记者,听河西指挥部说所以会将儿童医院的建设缩水,原因是“没有钱”。“我就想问问,河西这么大体态,卖了这么多地,钱到哪里去了?谈到民生工程,就说困难,谈到形象工程,钱都花不完。”张国宪建议市委市政府派督察组进驻河西指挥部,在他看来,重要的民生工程不应该讨价还价。“我觉得在现有的红线内的地上,应该把儿童医院砍掉的楼再建起来。”

 
  

来源:中国网

  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