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热烈庆祝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 新闻集锦
来源:
记者林俐、孟庆煜报道,今年是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国企的命运牵动着全社会的目光。农工民主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谭卫和说,对国企更要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加强监督。首批国家稽查特派员稽查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全国特派稽查员1998年对全国32家特大型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8家出现问题,主要是明盈实亏,占稽查总数的87.5%。上海市1998年查了22家大型企业集团下属的200家子公司,发现114家假报虚增利润2269亿元,65家假报减少利润4.93亿元,两者相加弄虚作假的企业占86.6%,与32家全国特大型企业的87.5%非常接近,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严重现象。对国有企业中存在的种种不正常现象,群众意见很大,但法律却往往束手无策,这是因为在国有企业投资、分配、保值增值等问题上存在着无法可依的法制空白。
国企的改革长期以来关注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问题,监控权的问题却被回避了。不管是承包制、股份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都是从企业内部管理考虑问题,而没有把企业放在国家的大环境中,考虑如何从外部,从客观来进行监督。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监督薄弱的现状,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在长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本市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外监督制度的六项(二十八点)建议。其中特别强调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外部审计监督和财会制度改革的力度,提出建立市和区县审计部门对国有资产巡回审计和对重点大型国企派出常驻审计制度;全面推进大中型国有企业特派稽查员制度;改革现行国企总会计师制度,实行由政府主管机关统一委派国企总会计师的新型管理制度。
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的提案,提出进一步强化政府行政责任,实行市、区县一切中长期重大投资建设计划公开论证,公开拍卖土地,公开招投竞标和依法民主监理。通过基本制度创新,彻底铲除暗箱操作所带来的腐败和官僚主义。
当前,国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个时候,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政协委员罗国安的话说出了委员们的心声:“现在很多国企都要改制,改制提倡的是多种股份制的形式,在改制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我们提出要加强监督制度,不能等所有权、经营权改了以后再去做,做的过程当中,应该坚持人大、政协更多的参与,使得我们在转制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达到我们原来的目标。”
大会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