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提案回顾
来源:
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委 员 提 案
|
第0008号
|
主题词:经济科技 农林 农业 节水 案 由:关于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解决北京市农业缺水建议 审查意见:建议市政府办公厅研究办理 内 容: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近年来,北京地区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旱情频率高、程度大,全市用水供需关系日趋紧张,特别是农业生产用水短缺严重 ,多年依赖超采地下水,到1998年全市地下水已累计超采 40 多亿立方米。1998年为偏丰水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90毫米,较多年平均 595 毫米多 16%,全市地下水位普遍回升。但即使这样,与 1980 年相比,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幅度仍达到 4.64 米,昌平达8.77米,朝阳达7.28米。1999年北京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截至到八月底,密云水库入库水量仅为0.7亿立方米,较1998年同期 10.06 亿的入库量下降了13倍,农业用水不得不继续依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将导致地面沉降、河流干枯、水质变坏等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一些问题已开始在北京显现:某些地区比解放初期地面沉降了 70 多厘米;一些河流干枯或成为季节性河流,并造成河道、河口淤积,降低了防洪排涝标准;一些机井提前报废,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除了受工业和生活污水 、 污物排放的影响外,与全市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也有直接关系。1998年对全市十四个区县的 40 眼井进行的监测结果为:符合 II~III类水质( 适用于生活饮用水源 )的井19眼占总监测井数的 48%;符合IV类水质( 适当处理可做生活饮用)的井11眼,占总监测井数的27%;V类水质( 不宜饮用 )的井10眼,占总监测井数的25%。与 1997年相比, II~III 类水质的井数有所减少,IV~V类水质的井有增加;一些地区地下水的总硬度 、矿化度 、混浊度和氨氮含量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有65%的井被检出氨氮和亚硝酸盐,说明这些井的水质已受到了污染或正在污染;全市地下水质污染有加重趋势。
北京市农业用水现状:
近10年来,北京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97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 48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94.3%,其中机电灌溉面积 447 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2.3%,使北京市实现了从雨养农业向灌溉农业的转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粮食亩产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80年代后期,北京市开始大力推广喷灌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8 年底全市已发展粮田喷灌197万亩,占粮田面积382万亩的 51.6%。近年来,北京市又实施了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对山区进行综合开发,使山区果树灌溉条件大有改善,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此外,采用微喷、滴灌和渗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和地膜覆盖、深耕保墒、秸秆还田等各种非工程措施的节水农业在全市也有一定的发展。
虽然北京市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只着眼于灌溉质量和数量,而缺乏对灌溉水无效损耗、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的探究,缺乏水资源枯竭的紧迫感。北京市的农业节水工作与实际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灌溉水的无效损耗偏大、利用率偏低 ,农业用水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为此我们建议:
一、 树立强烈的水资源危机意识。 应从中小学生抓起,使全市人民特别是农民树立水资源危机的忧患意识,认识到节水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自觉加入到节约用水、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活动中。 二、 逐步实现覆盖式的灌溉农业向高效节水农业的转变。
实施节水农业不仅可以节约珍贵的水资源,而且还能够取得高产、优质、省工等效果,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和永续利用、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 采用综合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技术是一项包括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节水农艺措施、化学或生物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多项措施的综合技术,特别是一些非工程措施的节水农业技术,具有投资低、见效快,容易实施等优点,应该作为今后北京市推广的节水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调整种植业结构,适度发展低耗水量的经济作物。 北京市近郊和平原地区可适当缩小粮食种植面积,适度发展林果、牧草或草皮。林果树根系发达,易于利用天然降雨和土壤中的深层水,减少了对灌水的需求;草属于耐旱作物,许多草根能忍受极度的干旱,在降雨到来时迅速恢复生长,不像粮食作物那样需要有连续的水分供应。林果业和草牧业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用水,缓解水资源的危机;而且会改善北京市的农业生态环境、美化田园风光。
五、 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从节水效果看,滴灌和渗灌比喷灌节水40~50%,而且滴灌和渗灌产生的水分蒸发损失远低于喷灌。目前滴灌和渗灌由于普遍投资较高,在大田作物中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如喷灌,但从保护水资源、解决农业用水危机考虑,北京地区十分有必要发展以滴灌或渗灌技术为主的节水农业。
六、 充分开发和利用天然降雨。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充分天然降雨、合理利用地表水进行田间灌溉,而用尽可能少量的地下水在关键时刻维持高产,做到地下水、地表水和天然降雨三水的协调统一。
七、 重视利用废污水灌溉。 无论是从北京市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还是从保护北京市生态环境来看,开展利用废污水灌溉农作物的研究、试验与推广等工作,具有很高的实际价值。
八、 做好节水农业的示范。 示范即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学得到、用得起;示范区不仅要做好技术上的示范,也要做好经济上的示范,要充分发挥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增收节支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 九、 改造水冲饲养舍的办法。 京郊众多的养猪、养鸡等大型饲养场,从80年代末开始推行用水冲洗饲养舍地面的办法,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大气和地下水源的严重污染,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以改造。北京市民盟组织的天然沸石粉处理禽畜粪便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具有减少污染、变污为肥、节约水源等效果,适于在北京市大力推广。
十、 加强节水农业的管理和科技投入。 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实现从灌溉农业向节水农业的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可采用的措施包括:制定节水农业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各级用水管理机构、适当提高水价、建立取水许可管理工作制度等,逐步实现合理配置水资源、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农业用水体系。同时切实加大科技的投入,深入开展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教育。 提案单位:民盟北京市委员会
提 案 人:民盟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