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大会简报

第六期

来源:

委员对政协提案工作的建议

 

2月2日下午,委员们在讨论政协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中,对政协提案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合理利用提案资源

陈立群委员(百万庄园实业集团董事长、总裁,9组)说,提案工作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每一件提案都耗费了每一位委员大量的精力,因此,提案资源是我们政协工作的宝贵财富。但是,我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提案资源的现象,一些提案资源由于时机不成熟,一时解决不了,便被搁置起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特别要充分利用历年的提案资源,把它们转化为财富,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赵骥祖委员(北京市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9组)说,提案工作要深入发挥专委会的作用。对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提案,要进行跟踪调查,协调落实,把提案资源当成宝贵财富,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应有的作用。  

刘琦委员(北京市复兴商业城总经理、党委书记,9组)说,提案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如事关老百姓生活的问题,而且要放眼提出一些在改革攻坚当中的"硬骨头"和"瓶颈"问题,这是提案工作的方向,集中发挥政协委员应有的水平。

王耀东委员(北京远东罗斯蒙特仪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9组)说,对于一些反映深层次问题的提案,政协内部能否先进行筛选和研究,以政协名义提出一个综合提案,这样做的效果要比个人单打独斗的效果好。  

杨春萍委员(北京市地税局副局长,9组)说,提案工作的落实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从哪儿提出又回到哪儿解决,不能总是做解释说明工作,要在体制上研究问题,办理提案要进行综合协调,力求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案工作受重视,落实仍需加强

耿奎委员(北京耿氏有限公司总经理,10组)、邢春华委员(三元食品公司董事长,10组)说,政协对提案工作越来越重视,提案的质量和数量都在提高,但在落实上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着及时与务实、叫好与摆好、希望与失望的问题。提案都是委员们的心血,但最后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有的回复叫你哭笑不得。提案工作要在落实上加大力度,定期举行与政府有关部门的碰头会,及时沟通情况,具体承办单位要有落实的措施,有反馈。提案工作在全会期间数量最多,但落实工作应该是持续性的。

建议改进提案办理程序

聂桂生委员(北京环保科研院顾问,12组)、吴德绳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2组)、王如松委员(中科院生态中心主任、研究员,12组)、张德二委员(国家气候中心研究所古气候室主任,12组)说,现在提案存在"塞车"现象,由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协地位越来越高,委员参与活动的愿望也越来越高,但就提案这一个载体,已难以承受太庞杂的内容,应多开辟通道,让委员有多种类似提案这

种下情上达、快捷方便的方式。建议提高提案质量,大大压缩数量。委员提案要有理有据,成为精品。提案上报前,请各有关的专委会研讨、把关提炼,把大量的简单问题,转成社情民意去反映,能够上提案的都必须是综合性的宏观的有全面建议的高质量的成品。

段里仁委员(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博士生导师,12组)说,委员每提一次提案,都不是随随便便写的。如我提停车问题,是收集了国内外大量图片、资料,甚至到国外停车场去考察过的。我们委员们的大量提案,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提了以后,办案人忙于答复,轻视落实,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胡仪吉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兼儿科学会主任委员,12组)说,对于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等关键问题的提案,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答复的,望将提案归类,区分不同层次,真正解决问题,现在是提归提,办归办,重答复轻办理,希望提高政协提案办理水平,现在办理提案过程中形式主义太多。

提案工作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胡东成(清华大学副校长,13组)说,政协是政治协商的机构,提案更应体现政治性、前瞻性,体现在政策上、宏观上、战略上。具体问题可以提,但更应体现政协的特色。优秀提案不仅仅要考虑是否被采纳、落实,更要考虑预见性、方向性,并加以提倡。政协的提案要有高级智囊团的特色。但提案不是参政议政的惟一途径,还有很多途径,别提得太过头。

纪世瀛(北京市理化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应用科学研究院院长,13组)说,政协应参大政、议大政,对有关大政方针的提案要予以重视。提案有层次上的区别,这方面要认真研究。我去年提了不少提案,有的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写出来的,对于涉及大的方面的提案,答复往往是:这需要以后研究,几个单位研究。政府应重视对大政方针提案的落实。

李志伟(北京市油脂公司顾问,13组)说,政协对提案工作花了不少力气,政府各委办也很重视,但有些单位推托、搪塞,政协应好好研究跟踪问题,提过的提案不要重复出现。能否清理一下好的提案,编印成册,这些提案都是很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