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会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会议新闻

郭耕委员给记者玩“魔术”倡导循环经济

来源:千龙网

  

  手里拿着手电筒晃一晃就能“发电”, 收音机拧一下发条就能产生能源,还有剃须刀、怀表等等都不需要电池,政协委员郭耕今天给记者演示的“魔术”,能从循环经济入手解决废电池问题。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但也是对环境危害、对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商品之一。”郭耕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等物质,用毕废弃后,由于长期机械或腐蚀作用,使内部物质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如日本曾发生集体肺气肿的疼痛病事件,就是废电池中的镉化合物污染饮水中毒引起。另外,电池中的汞,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也都有毒害。

  据悉,目前,全国每年的电池使用量达150亿只,大量用毕即扔的电池混入垃圾,大多垃圾被填埋,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重金属会通过渗透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焚烧处理易损坏焚烧炉等设备,还会产生有害气体。目前,很多环保人士、特别使大学生致力于对废电池的回收,但收集后常常束手无策,处理无门。部分回收利用的废电池,也只取其有用部分,其余被废弃部分还会污染环境,损害健康。即使是无汞碱性电池、镍氢电池,尽管污染相对较小,废弃后也同样造成垃圾负担和资源浪费。

  “我建议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垃圾减量、持续发展的高度,生产、研发各种不需使用电池的、经久耐用的电器产品,手摇的、摩擦的、太阳能的……使消费者既节约资金,变多次投资,为一次投资,更使耗电行为基本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郭耕认为,解决废电池问题的本质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转换思路,少用、以至最终不用电池。首都作为首善之区,可将解决已成顽疾的废电池问题,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切入点,痛下决心,更新改造原有产业,在经济政策上倾斜、在社会舆论上鼓励,使不用电池的“绿色电器”——环保产品的生产、经营迅速规模化、商品化,还我们和后代一个洁净、健康的生存环境。

  来源: 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