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7 来源: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这段话饱含着鼓励劝勉,充满了对青年的期望,听后令人斗志昂扬。
一百年前,一大批革命先驱者虽然年轻稚嫩,但意志坚定思想璀璨,为国为民苦苦探索民族独立道路。一百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家日益强大,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如今正在校园学习。我们应该更重视对他们思想品行的培养,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中,有很多青少年走上街头成为“暴力先锋”,暴露了香港国民教育缺失。就在这个七一前夕,我和九龙东区各界联会成员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爬山活动,当时还被几个路过的年轻人以“非法集会”的理由举报,事实上活动现场有着主题鲜明的横幅,是完全正常的爱国表达,而那几个年轻人却完全没有这种认知和理解,让我们十分愤慨。这些事例说明爱国主义教育任重道远,未来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港澳台地区,都应该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尽管香港已经回归20多年,但中国历史2018年才成为香港初中的必修课程。受这个背景影响,许多香港青年对内地的认知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偏激错误的。我认为可以考虑由内地向香港中学输送历史老师进行“支教”。由内地历史老师授课,能更生动讲述出的国家历史变迁,在与学生互动中帮助他们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状况。具体实施上,可借鉴国家西部支教计划,动员内地历史老师积极参与到香港的国民教育建设当中。
青年时期的个人已经拥有较成熟的自我判断和思想认知,如何让这一阶段的学生辨别是非,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在香港,有青少年发展企业联盟组织的“大湾区实习计划”等活动资助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实习,以更好了解祖国并扩宽就业面;在国内,有一批公益力量正在积极进行两地青年的互通交流活动。我们政协当下也正在大力做港澳台青年工作,例如前一段组织邀请在京学习的港澳台青年学生,让他们到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另外也积极联络委员、顾问来一起形成组织,统筹资源,深入推动京港澳青少年交流。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大家都要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港澳台新生代与内地的关联更紧密,对国家的认知更全面,进而逐步改变他们对内地的老旧印象。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只有让青年人真正认可、理解并热爱我们的国家,一代代国人才能前赴后继,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