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学习 > 北京市政协成立55周年专题
来源:北京日报
庆祝北京市政协成立55周年
今年,北京市政协加大提案办理和落实力度,首次开始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分工重点提案,把委员多年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督办重点,督促提案的落实。
2004年下半年,市政协就8项提案进行了重点监督办理。到目前,今年的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检查监督提案办理工作已近尾声。
据悉,督办工作受到了市政协领导、市政府领导和市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先后有9位副主席及秘书长、150多位委员参加,4位副市长参加活动听取委员意见,每次活动都有牵头办理工作的市政府秘书长参加,为督办工作取得实效创造了条件。
随着对提案的督办,一些百姓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一些涉及城市发展的热点新问题正加速得到解决;城市里的每个细节,正在行进中渐变……完善天通苑配套设施
[提案回放]2004年市政协全会上,“天通苑”成为多份提案的关键词。周永增委员提交提案呼吁:“尽快修通天通苑小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及小区南侧两条通过清河的道路,解决居民出行难、交通堵塞的严重问题。”
陈方委员的提案建议:“在天通苑小区内设立独立的办事处和派出所,增加医院,进一步解决居民危、急、重等大病的看病难问题,建立由教委直接管辖的正规小学,从办学质量和管理收费上满足大批适龄学生的上学需求。”
还有1184号提案《关于在天通苑小区增加工商银行储蓄网点的建议》,1503号提案《关于在立汤路(天通苑小区)安装行人过街红绿灯的建议》,0060号提案《关于在天通苑建立二级以上医院的建议》,0903号提案《关于在天通苑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建议》……
四年来,委员们对天通苑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建设和管理,配套和交通的有关问题共提出提案38件(2001年:8件;2002年:9件;2003年:7件;2004年:14件),参与提出提案的政协委员64人次。
[督办]6月30日,市政协副主席黄承祥与市政府副秘书长隋震江,以及市区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现场了解了实际情况。听取了提案人的意见,就天通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基层政府机构、编制、用房严重不足,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小区教育、卫生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等,分析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建议:市政府指定一位副市长牵头,综合协调各有关方面,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既要考虑长远,又要有近期应急的办法;建议针对目前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尽快安排好基层政府的机构、编制,为地方政府行使职能提供必要的条件;建议市建委依法督促开发商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学校、派出所、居委会等配套设施。要在年内有突破性的进展;建议市交通部门制定天通苑地区交通整治与建设近期安排和长期规划,打通连接京昌高速公路和京承高速公路的东西线,可以缓解立汤路的压力。地铁5号线和立汤路的施工单位应规范,尽量减少因施工造成的路面压力和扰民。在繁华地段建设过街设施,保证群众出行安全。
9月,政协委员们又来到天通苑小区视察,再次向政府提交了建议。
[回音壁]吉林副市长责成市政府副秘书长隋震江、薄钢负责此事。他们三次召开会议积极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就天通苑地区比较突出的问题:小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小区内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近期计划都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据悉,市有关部门准备11月份邀请市政协领导和委员进行视察,向委员通报办理和落实情况。
加快在经济适用房小区建公办学校
[提案回放]当前在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上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教育设施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标准偏低、难以合理使用。二是一些开发建设单位钻政策空子,千方百计不建、少建、缓建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甚至改变使用性质。三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建议市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的监管,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使配套设施建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新建学校尽快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
[督办]教文卫体委员会多次组织情况通报、座谈等活动,并专门邀请市教委负责同志协调、沟通,增进了提办双方的共识。
[回音壁]教委的解决方案提出:下一阶段本市将加快住宅区特别是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重点解决52个经济适用房小区的39个未建设的教育设施;加强配套设施的产权管理,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土地一级开发的基础设施中,同时争取从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经济适用房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小学原则上由公办学校承担小区内义务教育工作。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提案回放]石向阳委员《关于改进本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提出,优先发展公交,以公交方式作为疏散客流的主要措施,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长远手段。但由于公交系统自身存在的体制、规划、站点设置等方面的问题,使公共交通不但没有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反而成为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议有关部门解决公交车乱设线路和站点的问题。
[督办]7月27日,两位市政协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就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了督办。听取了交通委关于提案办理工作的情况通报,视察了西客站公交枢纽。
委员们指出,交通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显现出来,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公交优先原则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管理,要从法律上加以规范,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措施,把公交优先原则落到实处。
[回音壁]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市交通委先后制定了两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
通过采取线路削减合并调研、站位迁移、运力调整等措施,共削减和调整了公交线路18条,公共汽车减少占道停车24处、通过路口94处、左转弯65处、调头36处、重复路段76处,乘客减少换乘69处,方便118个小区居民出行,使前门、崇文门、北京站、东单、长安街等重点地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
针对道路拥堵严重的10个地区,又制定了第二批线路调整方案,采取撤销线路减少重复设线、减少设站和发车班次降低站台车辆停靠密度、启用枢纽解决占路换乘、进行站台改造加大登降能力等措施,使这些地区的拥堵得到缓解。
同时,市交通委表示,将继续完善“一卡通”的使用和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制定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客运市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提案回放]张和平委员提出关于《加快建立健全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提案建议: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政策咨询和市场信息;要加强中小企业与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的沟通与交流,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要尽快建立北京市非公企业人才体系,以适应北京非公经济的发展;要将中小企业组织起来,促进中小企业的相互扶助和协作。
[督办]9月21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就提案涉及的问题与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部门进行了交流与座谈。
会上,委员们认为,目前,北京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市场准入障碍、税负不平等、财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融资贷款难、法律援助等服务欠缺、中介服务资源有待整合等。
[回音壁]根据委员的建议,市发改委主动协调市财政、统计等相关部门,经过三个多月的运作,草拟了《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2004年将通过“三减一增”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100亿元;组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中心;从预算内资金中每年安排3亿元至5亿元,建立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统计部门每半年提供一次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相关数据。
这件提案的办理,协助市发改委解决了多年想解决的问题。
副市长张茅也表示,今后政府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考虑建立北京中小企业季谈会制度,多听取意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
[提案回放]1472号提案:关于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建议。
目前,从救助方面来看,各部门普遍感到,流浪乞讨人员的甄别、核查困难;不愿意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难度较大。从被救助方面来看,许多流浪乞讨人员拒绝救助的现象。瞎子不瞎,瘸子不瘸,伪装流浪乞讨者大有人在。
建议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从法律上规范流浪乞讨行为;在救助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积极采取救助措施。对于组织、利用、胁迫未成年人进行乞讨从中牟利者,要依法惩处;建立政府统一协调,民政归口管理,其他部门配合、慈善机构参与的联动救助管理体制。
[督办]市政协将委员的提案与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相结合,确定了“关于加强我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的重点调研课题,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我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的建议案》,并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
[回音壁]目前,全市11个区县救助站和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已经正式下达了编制,人员已基本到位,工作运转正常,市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本市财政、编制、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初步建立了协调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了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也适当放宽了实施救助的审核条件,为解决救助对象甄别难及重复救助问题,提高鉴别能力和工作水平,使救助对象的身份界定更加高效、便捷、准确。
此外,把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单独区分出来,实行集中救助保护。目前,永久性的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正在立项论证过程当中。
改进政府“一站式”服务
[提案回放]目前的“一站式”仅仅是各部门派出部分人员进驻大厅,其成立的窗口自身权限和职权界定还不够清晰,有些服务大厅的审批项目和流程需要上级政府部门的批准,许多行政窗口仅起到收发作用,老百姓办事只省力却不省时。
提案建议,各部门应明确进入服务大厅就是为了拓宽为群众服务的渠道,要真正赋予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足够的办事权力;要进一步深化“一站式”服务,在条件成熟的部门推广全程办事代理;为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应大力推行电子政务。
[督办]这件提案提出的问题,也正是2004年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市政协通过对这件提案的督办,对市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7月20日至21日,市政协部分委员视察了朝阳区招商投资服务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以及怀柔区的全程办事代理服务中心,听取了有关工作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
[回音壁]目前,北京市人事局和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对委员的提案作出了回复。他们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将从加强大厅人员管理和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积极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度三方面进一步推进“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促进农信社改革
[提案回放]现行农信社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建议北京市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将北京市农信社改成地区性的股份制银行,并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解决现在农村地区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后者的融资需求的困境。
[督办]7月份,委员们首先听取了市银监局、北京市农村信用联社《关于我市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和改革方案》的汇报。随后,委员们到朝阳区实地考察农信社经营网点,并就农信社改革发展问题与朝阳、丰台、通州三个区联社交流了看法。
8月5日,委员们就推进北京市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问题与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翟鸿祥副市长及市银监局、市金融办、市农信社的有关领导到会听取意见。
委员们建议,北京市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将北京市农信社改成地区性的股份制银行,并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并就改制的重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回音壁]国务院近期已经批准了北京市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案。其中,北京市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将农信社行业管理职能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等内容与委员们提案内容是一致的。
抓紧保护四合院
[提案回放]第0071号提案《关于加紧落实北京四合院保护工作的呼吁和建议》中提出:对已经挂牌的保护院落要坚决保护住、保护好;对尚未挂牌的四合院,要抓紧调查登记,继续确定一批挂牌保护院落名单;对危改区内未经现场踏勘、调查的四合院,不得拆除,应暂做原址保护;对有保护价值的四合院院落、连片四合院区及胡同,其公共设施的改造或新建,应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由政府负责解决。
[督办]7月20日,市政协部分委员前往市文物局督办提案,了解了提案的落实情况,重点了解了我市危改区内“挂牌四合院”的保护问题,就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深入进行探讨。
为更好地促进提案的落实,委员们提出建议:对旧城实行整体保护和对胡同、四合院实行连片保护,东城、西城还保存着一些能够连成片、房屋状况相对较好的胡同、四合院,建议尽快将其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整体连片保护;正确处理“旧城保护”和“危改”的关系,不能过分依靠开发商,更不能在旧城内就地搞“资金平衡”,政府应加大对旧城保护和危改的财政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进一步研究四合院挂牌保护的标准,继续公布第二、第三批挂牌四合院名单;建议进一步落实私房政策,抓紧研究平房的私有化问题,建立并规范平房、四合院买卖市场。
[回音壁]委员的建议与政府部门的认识取得了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旧城保护特别是四合院保护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