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刘波委员:深耕书画艺术 传播中华文化

时间:2024-11-11   来源:北京观察

     文文秀秀,谦谦和和,不知是因正统学院派由本科而硕士而博士修习出来的“清”,还是诗、书、画的全面浸润,初见刘波委员,便被他文人雅士自带的清正、恬静所感染。

  “画荷也好,画人物像也好,都是我内心情感追求的一种自然流露、自然表达,不是完成任务,也不是迎合什么。”刘波,字荷生,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艺术史博士学位,导师范曾教授。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博士生导师。他跟随范曾、叶嘉莹教授研习古典诗文多年,跟随陈佩秋先生研讨宋元绘画鉴定鉴赏;考察和访问国内外百余所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迹;对于佛教壁画、造像、棺椁线刻、墓葬壁画等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和积累;发表学术论文、艺术评论等四十余万字,出版个人画集、文集、译著、书法集等著作十余部;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和学术讲座,致力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刘波在德国讲解魏晋石刻造像艺术

  “荷生”之钟情

  刘波自号“荷生”,他的书画艺术创作内容,荷,占据了半壁江山。

  谈起对荷的独钟,刘波说,他与荷花之间有种特殊的缘分。他十几岁时,不会画画,只是在读到《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诗时,就喜欢上了荷花的品格,自取笔名荷生,以荷花之品性作为做人之追求。学绘画后他画了很多荷花的写生,还慢慢悟出了前人在“荷花”题材中不曾表现出的情理,于是努力用画笔去表现他自己内心荷花的样子——简洁而清脱。刘波喜用“没骨法”画荷,一笔下去,就是形态,就是颜色,一气呵成。他说这样的画法,可以体现出中国画即时感发和写意抒情的特性,“同时,我发现用简洁的画法体现清脱的意蕴,这恰恰非常符合我的心性和审美追求。”刘波说。

  诗词歌赋与水墨丹青相映相通,这便是刘波又一痴迷深耕的领域。他随即引用苏东坡的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多年来,他在恩师范曾、著名诗人叶嘉莹教授的指导下,用古典诗歌表达情怀。这在他的书《刘波自书联语百则》中即有很好的体现。范曾先生曾称赞刘波:“能绝宾客、守寂寞,目标在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孤踪独往。其有大成,期在必然。门中诸生其为佼佼者,亦在料中。”

  刘波表示自己非常有幸跟随范曾先生学习诗词,像古代先生带弟子一样,他跟着范先生学打诗钟,作对联,限韵作诗,背诵古典文学名篇等等,尤其是对对联,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后来,范先生介绍他到叶嘉莹先生班上,系统地听完了叶先生六年的诗词课,深受其益。

  谈及诗歌,刘波认为其最有意思的地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诗无达诂”,即不同阅历、不同环境、不同角度的人看待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另一方面,他觉得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道理,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的艺术。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虽然说法夸张,但足以表达诗人内心的震撼感觉,这种诗歌表达方式和古人的艺术创作表达方式不谋而合。再如古代的陶俑,它们跟现实中人的形象有很大差距,这是艺术家对其进行了加工,强化了某些东西,弱化了某些东西,才形成了艺术家独特的作品。

  “如何藏、如何露;懂得夸张、懂得象征,这是我体会的诗与画的相通相映之理。”刘波谈道,中国文化本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发掘,正逢其时。“现在国家安定、富裕、繁荣,人们对艺术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正是我们去研究自己民族文化的最好时机。”刘波说。

刘波的荷花、人物作品

  “巨匠”之神韵

  刘波画作的另一半,是古典人物绘画。

  他的人物画,多取材于魏晋时期的士人生活。有别于其他画家的是,刘波笔下人物的取法,主要来自古代石刻造像、壁画特别是墓葬壁画。为了探求古代壁画源头,他访问了全国各地古代墓葬、石窟以及博物馆等历史遗迹,身临其境,深入研究,慢慢画出了自己的特色。如画人物的侧面像,刘波仔细观察南北朝佛造像的艺术细节后,将额头与鼻梁采用一线贯通的画法进行处理,达到高古美的艺术效果。

  多年的功力在系列作品“百年巨匠”中得到了完美诠释。

  钱学森、黄旭华、马三立……2020年从年头到年尾,刘波完成了122幅我国各个领域杰出人士的肖像创作,以致敬百年来在科技、文学、教育、艺术、医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大师们。作品均采用水墨画风,题赞颇具古风,根据不同人物,分别采用了绝句、律诗、长短句等形式,字体也采用楷书、隶书、篆书等相配。一人一像、一像一诗、一诗一书,一书一韵,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创造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引来观众的驻足欣赏和赞叹。

  “每位大师背后,都有非常特殊的才情、机缘、环境和磨砺,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他们的人生。这种发掘的过程,既是对大师们致敬,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心灵观照。”谈及创作初衷,刘波说,他内心一直在酝酿创作共和国各个领域杰出人士肖像。“通过这次创作,我的内心愈发平静下来,沉浸在与前辈‘对话’的过程中。”

  在创作中,刘波不仅求外形上画“像”,不回避西洋绘画有益成分对于准确表达形象所起的作用,但又不会牺牲笔墨自身的优长,单纯用笔墨去迁就形象,而是综合运用水墨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泼墨、积墨、白描等,中峰行笔,侧峰取势,把中国画所强调的笔墨独立性——线条的书写性和节奏感保存和发扬,着重用水墨技法干、湿、浓、淡等捕捉大师的内在精神风貌。避免概念化和程式化处理,不用特定的说明性道具或者背景来指示人物是刘波“百年巨匠”的创作心得。比如钱学森先生的手里不需要拿有科学仪器,袁隆平画像的背景无须以稻田映衬,等等。因此,刘波从人物留存的各种图片中仔细揣摩其习惯动作所透露出来的性格气质。“我希望能画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度,单人肖像照片可能会摆拍,有时候集体合影,往往更能透露人物日常的状态。经常是好几张照片共同作用,才最终‘创造’出来一个新的形象,而这个新的形象,必须从形、神两方面符合特定的唯一人物。这个揣摩的过程,训练了我对人物更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刘波颇有感触地说。

  人物创作出来以后,刘波又收获了许多感动。比如,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先生和卫星之父孙家栋先生,看到画像和题诗后,都欣然回信,除了称赞画像传神之外,还肯定了诗写得贴切有气势。“可以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学人奖掖后进的高风,他们那一辈知识分子,虽然从事科学研究,对于人文领域也多有关注并且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学人,气象丰沛,心怀天下。”刘波深受感动。

刘波在创作

  做好文化传播

  如何用艺术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库成员,刘波在多年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像动漫、音乐、舞蹈一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也是一种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语言。持守水墨画的本体语言,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情趣境界,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在出访交流中,《艺术中的中国故事》是刘波讲演最多的主题。他擅长用艺术作为沟通桥梁,但讲述又不局限于艺术,更多地通过中国经典艺术,来讲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传统观念和文化内涵,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对外交往中,一场有针对性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参访、讲座、小型演出、小而精展览,对于交往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胜过很多大张旗鼓的活动。”在《关于加强文化交流助力对外友好的提案》中,刘波结合自己在赴德国、丹麦、荷兰三国举办“中国艺术精神”的全英文讲座经历谈道,文化的交流需要对等和深入,需要提前作充分的案头工作。他建议,对外友好交往中,尽可能考虑文化特别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参访、体验项目,以及国外特别是文化发达地区的诉求,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精准、深入的展示、交流中,设立有传统内涵和当代气息的展示、体验场所、平台,最好能切实落地一些机制性项目。“参访的目标可以扩大到私人博物馆和艺术家工作室,提前做好案头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增进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作为文化艺术领域的政协委员,调研中,刘波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过程中的文化元素,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进行思考。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刘波提交了《关于提升公共空间艺术品展示,助力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提案》,他希望展出的艺术品在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方面更有进境,艺术品和展示空间更好搭配,彰显公共空间艺术展示的真正意义,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他建议,借助首都人才密集的优势,组织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展示专家组,就某地新增展示的内容、题材、创作人员遴选、作品创作稿等一系列流程进行有效论证和督导,确保所展示的艺术品质量。国家院团创作单位要充分调动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就城市空间艺术品进行量身定做。(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