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杨利慧委员: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时间:2024-01-09   来源:北京观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在与时代共鸣的基础上,才能开创新的发展范式和新的发展蓝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维护民族认同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其理论与方法构成了非遗工作的重要学理基础,其研究对象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元素。其中,神话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深深镌刻着各民族的思维、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烙印,为我们了解民族的精神、智慧以及社会发展的历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立德树人
  杨利慧师从“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他一生正直严谨,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正直、勤奋、淡泊”的人生信条对杨利慧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她激励自己不断奋发向上的座右铭。
  从1996年杨利慧留校工作开始,27年来,她对待工作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始终循循善诱、充满爱心,甘愿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用自己的专业学识和人生领悟来启迪和帮助学生。从工作伊始,杨利慧的课堂便是阐发和传承中国各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的阵地。通过对民俗和民间文学的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领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阐释其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世代相传的民众智慧和创造力,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了解决神话学学科体系构建薄弱,缺乏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学术成就的学科体系以及教材的问题,杨利慧历时10多年,写成国内神话学领域第一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神话与神话学》。该书融汇她多年从事神话研究和教学心得,反映了中国神话学的建设历程和当代成就,显示了中国学者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努力。该书被列入“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被认为是“神话学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教学体系中成熟的标志”。
  作为研究生导师,杨利慧先后培养出15名博士生,42名学术型硕士生,其中37人次获得国家级和校级优等奖学金及民俗学界的奖励,7人在毕业时和工作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和十佳教师等。杨利慧本人也荣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北师大教学名师奖、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奖、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师大优秀新生导师等。

杨利慧参加北京市政协网络直播宣讲

  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
  杨利慧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学、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但也带有强烈的族群和地域特点。她的导师钟敬文先生晚年一直倡导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认为中国民俗学应该有自己学术自主意识与学术贡献,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建设。这一主张也成为杨利慧学术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杨利慧所著《神话与神话学》(2009)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建构起一个新的神话学体系,被日本金蝇初美教授认为是“在前进的世界学术广场上树起一面鲜明的中国旗帜的实践著作”。她对“神话主义”概念的创新性阐释和系列研究,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钟敬文先生所倡导的‘中国民俗学派’的探索性成果”。
  19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民俗学界盛行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的方法和“向后看”的视角。对此,杨利慧研究和译介了当代国际民俗学晚近理论流派,特别是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民俗主义与公共民俗学等,撰写了系列相关论文并翻译了表演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推动了新时期中国民俗学与国际民俗学前沿的深度交流,进而推进了中国民俗学从“以文本为中心”到“以语境为中心”的学科范式转向。
  针对民俗学学科中根深蒂固的“向后看”取向,提出应切实推进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探索当代民俗资源转化利用的研究历程和实践路径,为民俗学拓宽视野、实现“朝向当下”的转向提供了学理基础和研究范例。
  迄今为止,杨利慧共出版有中英文学术专著10部、学术译著和编著7部,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和译文一百余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

杨利慧带领学生调研大运河文化

  “传播中国民间文化的大使”
  2014年,杨利慧作为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团长,参加了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届常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民俗学会作为专业组织,成功通过竞选,成为政府间委员会12个非遗项目审查机构之一。
  2015年到2017年,中国民俗学会组织专家团队,作为审查机构成员,评审了各缔约国提交的47个申报项目,在国际多边文化交流中展现了中国民俗学者的专业力量和对国际社会的贡献。
  让她记忆深刻的是2016年,中国申报将“二十四节气”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民俗学会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主体之一。按照规定,她们作为审查机构成员,不能审查自己国家申报的项目,但是可以利用自己在评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提供理论支持,为即将举行的常会上可能发生的论辩做准备。当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代表作名录。当大会主席在来自全世界121个国家的700多位与会者的面前,庄重地宣布这一决议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杨利慧和所有与会的中国代表一样,激动地站起来,拼命鼓掌,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而由衷自豪。
  2020年,杨利慧作为中国专家代表,担任“2020韩国全州推进非遗保护国际大奖赛”的评委。
  这些经历使得杨利慧有较多机会了解联合国框架下的非遗保护理念和实施方法,把握来自全球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并观察和反思其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她也积极利用各种契机,彰显中国非遗保护的成就与经验,向全世界交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外国友人亲切誉为“传播中国民间文化的大使”。



杨利慧在英国BBC纪录片《中国春节》里介绍中国文化

  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参政议政
  杨利慧是北京市政协两届的资深委员,她认为政协是一个大学校、大舞台、大家庭,有许多良师益友,有展现自己专业的空间,更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政协委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接过这份荣誉,担起这份责任,就应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
  为切实服务北京市的“四个中心”建设需求,杨利慧以自己的专业研究为基础,提交了“北京中轴线保护应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创建“北京国际非遗周”和“北京大运河非遗之旅”、关于创设“中非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北京高端论坛”等提案和社情民意,得到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有的已经被采纳落地,起到了促进首都非遗保护以及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作用。
  年初的两会,杨利慧围绕完善首都非遗保护机制,切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进行建言献策,积极提案。面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她建议更多鼓励“非遗在社区”的理念和相关实践,设立专项资金对非遗资源开展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建档保护,并打造数字化的“北京非遗之旅”文化地图,为国内以至国际的非遗保护提供“北京样本”。
  去年上半年,按照北京市委确定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市政协举行了“加强三条文化带保护与发展,守护好千年古都历史文脉”议政会。杨利慧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围绕“创建长效保护机制,强化文旅融合,推动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议政会上做了汇报发言,让她更充分地领会到“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的强大力量,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