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来源:北京观察
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侗族女博士;她的足迹踏遍大部分民族地区;她亲历并见证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性巨变;她教书育人,学生遍布各地,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她倾心浇灌民族团结幸福百花园,而她自己也正是其中一枝娇艳的花——她就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筑慧。
第一位侗族女博士
杨筑慧是侗族,来自贵州榕江苗侗聚居地,就是现在火遍全世界的贵州“村超”举办地。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榕江却是一个深藏苗岭之中的小县城。1983年,17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主修民族史。1990年硕士毕业后,杨筑慧在云南民族学院任教5年。之后她再入母校攻读民族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侗族女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40年前,从来没有走出过贵州的杨筑慧千里跋涉来到北京。“第一天,先坐七个小时的汽车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住一晚上。第二天,坐七八个小时汽车到省城贵阳。从贵阳到北京则需再坐两天两夜的火车。”从凯里到杨筑慧的家,需要翻过一座大山——雷公山,那时没有高速和隧道,汽车只能走盘山路,遇到大雪封山,被滞留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年大年三十,杨筑慧就被滞留在了凯里。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近年来,杨筑慧回家的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北京坐飞机,约三个小时到贵阳,下了飞机,候机楼连接高铁站,坐上高铁一个小时就能到家。杨筑慧还有点不适应,“原来两天的时间,现在就一个小时。如果先飞到桂林,坐一个小时高铁也能到家,真是方便极了。”
从贵州到北京,杨筑慧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她始终感受到多民族的团结和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苗族、侗族、瑶族、水族、汉族都有,在中央民族大学这所有56个民族的大学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团结互信友爱的美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杨筑慧说。
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是全国最强的A+学科,却似乎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其实这一学科还可以称为“文化人类学”,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名师就是这一学科的代表。而他们也正是杨筑慧的前辈师长。循着前人足迹,恪守师魂教诲,杨筑慧奔赴偏远地区调查研究、走进大学讲堂传道授业。
少数民族女性流动、生育文化、饮食、服饰、农业、生态等,都是杨筑慧研究的内容。比如她曾做过侗族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鸭连作的项目,就是在稻作农耕中,水稻下面养鱼和鸭。鱼和鸭的粪便作为肥料滋养水稻,而鱼和鸭还会吃掉害虫,这样就形成水稻与鱼、鸭共生的自我平衡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学习的“成年礼”,也是杨筑慧学术研究中最经常的实践,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后来做老师,几乎每年杨筑慧都会“到村子里去”。还记得1997年,为了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族生育文化研究》,她在中缅边境待了一个多月。沿着边境线一带,走村串寨做调查,“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有些地方没有市场,也没有饭馆,买不到食物,就跑到老百姓家去蹭饭。交通基本靠走,或一段一段地拦路搭车,时常住在老百姓家里。经常都是‘两头见星星’”。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都被杨筑慧走遍了。也有没去成的地方,成了杨筑慧的“念念不忘”。2012年,她想到西藏林芝看看门巴族和珞巴族,结果在拉萨高原反应严重,就没有去成,成为她的遗憾。
搞调查,做研究,教学生。对于做了40年的事,杨筑慧一刻也没有感觉到倦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当地人怎么跟人相处,怎么跟自然打交道,有着怎样的文化特点,有些什么样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借鉴,就想去做一些了解和探究。”杨筑慧深深地着迷于这项工作的魅力。
兢兢业业工作,结成硕果累累。她是教育部精品课程《中国民族志·南方篇》的主讲人。完成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研、中国南方民族生育文化研究、民族学导论教材、南方民族糯稻文化研究等国家、部委、学校项目十余项。著有《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南卷中册)《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传统与现代: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研究》《宋蜀华评传》《中国侗族》《侗族风俗志》等著作。
亲历少数民族山乡巨变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且大多在边疆、山区,自然环境多样。坚持人民至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也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尊重、保障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具体体现。
70多年的时间里,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身的成长以及工作经历,让我亲眼见证了国家从贫穷落后到发展壮大。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内地还是边疆。这40年的发展,绝对比得上过往的1000多年。”杨筑慧举例,“中缅边境的沧源县,当年做调查的时候特别难以到达,现在那里竟然有了机场。”
2000年,杨筑慧参与了国家民委一项重大课题——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当时进入西双版纳布朗山乡,要穿过一段原始森林,全是泥泞的道路,询问当地老百姓有什么需要改善的,他们说修通道路,不然没办法出去,有东西也卖不出去。
“我们在调查报告中,把基础设施强调得特别重要,最终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一项基本政策。”几年后杨筑慧又去了那里,路已修好了,特别方便,很快就到了乡里。“中缅边境的云南独龙江乡以前没有公路,靠马帮驮运物资,后来修通公路,但也只能通车半年,另外半年就是大雪封山。同事曾经因为没能及时出山,被困在那里半年。2015年,隧道完工通车,全年都可以通行了。现在西南许多地区,见水架桥,穿山打隧道,交通十分便利。”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这些都得益于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杨筑慧细数起来: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三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自2005年开始,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专项规划,通过这些规划政策,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升级完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
更值得一提的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杨筑慧说,这是重点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革命老区,以及民族地区。在促进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之时,也使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交通通信建设方面,中西部许多民族地区目前不仅实现了村村通,而且铁路、高速公路、高铁亦呈网络状分布,许多偏僻地区还修建了机场,立体状的交通使许多地区天堑变通途,边疆与内地的交往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互联网建设上,截至2020年7月,5个自治区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自治县实现光纤、4G网络全通,自治州全部建成“光网城市”。
2022年3月21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主题边会”上,杨筑慧将上述成绩做了细致的报告。
“960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约占60%,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1.9万公里是少数民族分布的地方。”杨筑慧说,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中华民族成员虽各居一方,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我们都担当着使命,秉承着祖先的文脉,为这个大家庭的缔造、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延绵5000年的灿烂文明融入了我们的智慧、自信与自尊。“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立足‘四个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恰逢其时。”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8年,杨筑慧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一次提交提案——《关于加强老年代步车管理的建议》就荣获了市政协优秀提案奖。这和她工作中练就的扎实的调查研究本领是分不开的。农村的垃圾分类、社区增设公共空间……一件件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添助力。
今年,杨筑慧结合本职工作,提交了《关于深入挖掘“三交”历史底蕴,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提案》。杨筑慧指出,北京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北依燕山山脉,南面平坦开阔,水网密布,是宜居宜都之地。故历史上为兵家相争,南来北往的各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满、回等民族及其先民也在此驻足、共居,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北京独特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文化景观。
“挖掘北京的‘三交’历史内涵,既是各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紧密联系的精神纽带,也是北京文脉形成和城市肌理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对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发挥重要效能。”为此,她建议,组织专门人员,对北京的“三交”历史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 ;挖掘北京历史时期城市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中的“三交”内涵,提炼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挖掘“三交”历史所遗存在老北京日常生活的文化习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多民族和合共生的密切关系 ;挖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在京华大地上血缘共融的事例,讲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相连的北京故事 ;挖掘北京历史上因“三交”而遗存下来的语言、地名等,以体现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
杨筑慧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延绵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成为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底。北京各民族的“三交”历史,正是中华各民族“三交”的一个缩影,在此过程中所创造、创新的文化,是北京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力和生命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来说,只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才能被世界所认知与共享,才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