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许艳丽 走到群众心里去

崔晓晖

时间:2021-05-20   来源:2021年05期

  初识许艳丽委员是因为访谈市政协读书群的几位群主。“每天读书学懂一小句,日积月累就能学懂弄通一本书。”这是许艳丽委员作为《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群群主开展活动的一大特色,也是市政协读书活动产生的一段“金句”。

  近距离访谈许艳丽委员,则源于她写在履职体会中的一句话:走到群众心里去!是的,正是这句满含深情的赤子心声,吸引我探寻许艳丽委员的内心世界。

  爱兵爱民的军人爸爸

  当被问到“走到群众心里去”这句话背后的家国情怀、忧民之心,许艳丽委员自豪地讲起了爸爸的故事。“我出生在军营里。那时候,爸爸是部队里的干部,每日早出晚归、工作繁忙,但是对战士们的生活、思想、训练和成长的关心真的是无微不至,对每个战士的家庭情况都非常了解。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的同时,他也会尽一切可能帮助战士们解决各种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上世纪80年代初,爸爸转业到地方检察院工作,我在当地读书。那时候爸爸负责反贪局的工作,来找关系的人不少,但是爸爸的铁面无情是出了名的,从来都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时间久了,也没人找了,爸爸在任期间所负责的案子从来没出过问题。”

  “但是生活中的爸爸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不管是谁,但凡有生活困难来找爸爸,他都是竭尽全力、慷慨相助。那时候我每天放学的时候,一路上都会不停地有人跟我招呼。院子里的大爷、路边修车的师傅、市场卖菜的阿姨,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邻居,看到我都要热情洋溢地招呼几句。”

  正是从这些热情洋溢的招呼中,许艳丽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们对爸爸的敬重、切身体会到了为民解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立志要做一个像爸爸那样,能帮助到别人的人。”

  留学俄罗斯

  大学毕业后,许艳丽作为公务员工作了两年。在工作过程中,她深深感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决定继续读书并考出了优异成绩。在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几个可留学国家里,许艳丽最终选择了大多数人不太理解的俄罗斯。面对笔者“为何到俄罗斯而不是欧美留学”的困惑,许艳丽说,其实不仅是国内的同学朋友会问,就连她在莫斯科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也会问。

  原来,苏联解体的时候,正在读中学的许艳丽已经对学业有了独立的思考。作为军人的后代,她从小在家里也常会听到大人对国家大事的谈论。在成长过程中,苏联给她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记忆。留下太多记忆的不仅是人,更是我们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们国家很多方面建设的学习对象就是苏联,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很多方面,都还留存着苏联的印记。虽然苏联作为一个国家解体了,但是苏联的遗产和文化主体是由俄罗斯继承的。

  所以,当面对去欧美还是去俄罗斯的时候,许艳丽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她想到那片土地上亲身感受曾经深刻影响了新中国建设的文化和学术。“如果能够深刻了解他们的文化和学术,一定会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提出更有参考价值的发展对策。”

  正是带着对国家发展的深切关注,许艳丽2000年远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选择了与“解民之忧”直接相关的社会学专业,致力于社会保障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经过6年苦读,许艳丽不仅圆满完成学业,获得了社会学系劳动与企业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和经济社会学与人口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还推出了不少具有时代价值的研究成果。

  从留学至今,许艳丽在中外核心期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俄罗斯转轨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与养老制度改革》《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瓶颈及应对策略》《俄罗斯医疗保障制度》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在俄罗斯学界也有一定社会影响。出版了4部专著,其中《转型期俄罗斯工会与社会领域新变化》《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博士后出站报告《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及背景分析》更是为国内学者、研究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研究俄罗斯并借鉴其经验教训提供了蓝本及范例。由莫斯科大学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俄文专著,亦为俄罗斯学者及社会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提供了中国经验。许艳丽也因此于2015年11月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专家库。

  深入实际解民忧

  留学回国后,许艳丽就职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兢兢业业做好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许艳丽加入了民盟,通过参加民盟北京市委的各项会议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北京社会保障工作建言献策。2017年12月,许艳丽成为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奔走国是、关注民生,实现了从小立下的志愿——学以致用、奉献社会。

  许艳丽除了积极参加市政协的各项履职活动,还连续4年深度参与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养老服务等课题调研,多次在议政会、全会专题协商会等会议活动中发言。谈到许艳丽,社法委的同志纷纷为她点赞,尤其是她2020年以来开展的“拓展调研”。

  “其实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调研,也是我的一次社会成长课。事情还得从2020年3月说起。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社法委还是如期启动了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加快本市养老产业发展”的调研。我了解到北京市已建有养老驿站900多家,但运行并不十分顺畅,发挥作用有限。养老问题已经十分紧迫。怎样让驿站活起来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我决定在居住地及附近社区实地调研,寻找对策。”

  当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绝大多数老年人还“猫”在家里。许艳丽首先访谈了居委会主任李萍,了解到本小区老年人的大量信息。但是老人们知晓和利用养老驿站的情况需要本人提供。发放调查问卷和召开座谈会都被疫情风险所限。最后在志愿者提醒下,许艳丽每天在老年人喜欢出来的时刻在社区溜达,不仅当面了解老人们的真正诉求,还成功访谈到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领袖”李阿姨,并在李阿姨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问卷调查、确定深度访谈对象、在小区开阔地带召开小型座谈会。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100名老人当中,52%有不同程度的失能,48%可以生活自理,这说明了养老服务需求为什么依次集中在餐食服务、精神慰藉、生活服务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79%的老人表示并不熟悉养老驿站的职能。这表明,在主动深入社区对接、向老年人宣传上,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带着这些沉甸甸的调研成果,许艳丽在当年6月18日的协商恳谈会上,做了题为《将养老驿站建设重点放在加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上》的重点发言,其中建议被纳入调研报告,反映了群众呼声,为更多老年人安度晚年贡献了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额外的”拓展调研,许艳丽也更加笃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要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中心大局深入群众,走到群众心里去,用所学所长为国为民建言资政”。

  明星群主话读书

  除了拓展调研,许艳丽履职另一大亮点就是作为读书群主组织、引领本群委员坚持阅读经典。她在市政协委员组成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群中开辟每日金句栏目,对较难章节录制音频领读,大家感觉越读越有味道、不知不觉“渐入佳境”。在参与组织委员读书的同时,许艳丽也在不断思考:政协委员为什么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她认为,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多读书、读好书,能增强政协委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政协委员“常怀爱民之心,常谋富民之策,常为利民之举”“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主动想党和人民之所想、急党和政府之所急、谋党和国家之所需。同时,政协委员读书对推动全民阅读也有广泛的带动作用。

  读书就要读有所获。“我理解的读书,应该一分在读,二分在悟,七分在转化。七分转化即读书成果的转化,让读书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读书读出‘政协气质’,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领悟思想的厚度、资政的高度、民生的温度。”

  为什么选择和委员们一起读《中国哲学简史》?许艳丽认为,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为民解忧的情怀也是同理同心的。例如“以百姓心为心”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十九大以来,党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中包括“人民政协为人民”,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

  对许艳丽来说,“以百姓心为心”也是她多年来学习工作的信念。“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愿意走到群众心里去,用实际行动尽展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