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张凌云 让阅读无处不在

徐 飞

时间:2020-12-17   来源:2020年12月

  如今,数字化阅读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数字化阅读平台的价值得到充分验证。从纸质出版到电子出版、从传统阅读到数字阅读,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习惯正高速迭代更新。但是,不管阅读载体如何迭代、阅读方式如何更新,“开卷有益”的宗旨始终如一,人们对知识追求的永恒不变。

  作为一家数字阅读科技企业的掌舵者,帮助用户选到他们想看的书,利用数据匹配合适的阅读人群,用技术创新来为“全民阅读”提速,以书为媒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他时刻谨记的责任,他的奋斗目标是让阅读的价值无处不在。

  他是张凌云,北京市政协委员,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坚持做正确的事

  阅读,曾为张凌云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也让他认识到阅读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国家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在广大农村地区,文化阅读资源更是匮乏。张凌云还记得,自己在中部乡村读小学时,因能拥有一本书而兴奋并感到幸福,会爱不释手反复翻阅,全班的孩子也都会围在一起共同阅读。“我们小时候,连环画和英雄故事是阅读较多的类型和题材,对自我的认知、对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小时候读过的岳飞、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拓宽了张凌云的眼界,产生了对小乡村之外的更大世界的向往,他以此为动力,不断努力学习,最终走出山村。

  2008年的盛夏8月,举国上下都洋溢着奥运的激情。奥运圣火在点亮主会场的同时,也点燃中国人的拼劲,这其中也包括张凌云。一直做职业经理人的他下定决心做一些能够对社会有价值、有帮助的事情。儿时的经历,让张凌云相信一本书能使一个人发生很大的改变,书中的一句话、一个词语能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个夏天,张凌云和他的创始人伙伴们正式创办了掌阅,他想要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提升全民文化水平,增强国家“软实力”。时隔多年,持续深耕阅读领域的张凌云依然坚信:“回头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旁人对数字阅读的不理解是掌阅发展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我们最初找人谈合作、寻找客户,往往一百个人里都找不到一个对数字阅读持正面或肯定态度的人。”十多年前,在数字阅读行业还是盗版横行的时候,掌阅就坚持做正版,为此一夜之间失去90%的用户。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和不理解,认为他们不懂得变通。“我始终坚信,正版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一种商业底线,是对知识的尊重。改变固有观念和习惯非常困难,但我们一直在坚持。先去授权再去使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成本,短期内是处于竞争劣势,但我始终坚持先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在张凌云看来, 企业自身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有效地引导行业有序、可持续发展更是掌阅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做出版和阅读行业的“良币”。

  如今,掌阅已拥有超过1.2亿的月活用户,业务涵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保证海量内容版权不出问题,方便合作伙伴随时监督,掌阅还自主研发、搭建起了一个拥有海量内容版权管理能力的系统平台,获得合作伙伴和行业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第四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等重量级奖项。

  张凌云带领掌阅这家数字阅读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更是中国国家实力持续强大、文化愈加自信的体现。正是因为张凌云12年正确的坚守,才让如今的掌阅走得远、走得长、走得稳。

  让阅读的价值无处不在

  “要做有情怀的人,做有情怀的企业。我们希望做全球有影响力的阅读平台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从阅读中获益。”

  作为一家专注内容的公司,掌阅与国内外700多家出版机构保持着稳定的合作,每年仅出版图书引入量就达数万册。所有引入的图书均需要经过专业编辑团队根据移动阅读属性进行专业化设计、校对、编排及审核。要做到这些则需要一支专业性强、分工明确的庞大编辑团队。“作书匠”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技术手段的突破和积累,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逐步交给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的普通人员来操作。

  “作书匠”平台用户遍及全国,职业五花八门,有学生、全职妈妈、退休教师等。其中有一名资深老用户对平台非常认可,做事认真,工作效率极高。经掌阅员工深入了解后发现,他是一位因先天性脑瘫没有行走能力的残疾人朋友。这件事触动了张凌云,“可以利用‘作书匠’平台,给那些因残致贫,因残无业、失业的人提供一个工作岗位,”有了这样的想法,张凌云立刻寻找相关机构。通过与各地残联、政府机构合作,搭建不断提高残疾人心理及生活条件的就业和培训服务平台,实现残疾人社会价值。

  制作和审核图书不仅需要技术基础,更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张凌云说,“培训过程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有的残疾人朋友受教育程度较低,仅是小学三年级左右的教育基础。工作人员只能从基础的语文课程教起,再到计算机操作、编辑系统使用,循序渐进,耐心教导”。

  掌阅“作书匠”平台残疾人员工苏清,1995年出生,一场火灾导致他皮肤黏连,间接导致骨头萎缩。“作书匠”的工作让苏青获益匪浅:“这个平台不仅提供了有收入的工作,也让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被‘强制’地开始看更多的书,自身得到成长,从没想过我还可以通过阅读继续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苏清每天用掌阅看书,学习文化知识,甚至开始背单词、学习英语,以便让自己能够有能力编排英文原版书籍。

  培训和就业过程中,张凌云和工作人员都被残疾朋友们的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意志所打动。令张凌云最欣慰、最有成就感的,是这些残疾朋友获得工作后眼中的那缕希望之光,对未来生活重新树立的信心。这份工作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变化。从过去的足不出户到一起聚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从一家的“累赘”到一家的支柱,他们获得家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通过编排工作,他们接触到优秀的文化内容,丰富精神生活,最终达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提升。

  关注农村儿童阅读状况的“爱心加磅,掌阅图书馆”公益活动;助力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向昆明市倘甸两区联合乡捐助帮扶资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出重编经典著作的“掌阅公版”内容公益项目;举办“全民阅读 文化筑梦”公益活动,在河北省康保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国家级贫困县及国家重点扶贫地区设立爱心阅览室80余间……

  张凌云始终把“让阅读的价值无处不在”作为自己的使命。“做文化产业,一定要能够带给人正面的影响,这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是比规模增长、利润增长更重要的事情,要铭记出发的初心。”

  以书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张凌云不仅是数字阅读行业的从业者,也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在他看来,“让阅读无处不在”、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既是掌阅的使命,也是掌阅的梦想,更是他作为政协委员的个人社会责任。

  “灿烂的中华文化加一流的技术让我们到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竞争力。”在张凌云的带领下,掌阅成为首个出海的国内阅读品牌。

  掌阅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唯一电子书全球发售平台,并率先上线了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的英文版、法文版,在向世界宣扬中国道路,展现中国自信的文化窗口上走在前列。

  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张凌云意识到,掌阅数字版权库中有关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学两类内容最受海外用户欢迎,这两部分分别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底蕴和积极创新。

  秉持“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优秀传统美德”的初衷,掌阅自2014年成立掌阅公版项目,多年来致力于用技术手段实现全民无门槛阅读国学经典,用数字技术重制经典,佐以注释、翻译、插图、附录等,使原著更加丰富易懂,更有利于推广普及。项目所有书籍均免费提供给读者,包括海外用户。自上线以来,已制作推出了400余种公版书,累计下载量逾9000万,读者好评率在95%以上。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文化、技术优势,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传播海外,让更多海外的人能够读懂中国。”

  网络文学出海使得文化传播范围得到极大扩展,覆盖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了中国网络作品的海外本地化进程,跨越了现有语言、文化藩篱。“目前,掌阅文学签约作家7万余位,他们也是新兴行业的从业者。优秀的中文原创网络文学作品在海外也受到年轻用户的喜爱,尤其是青春文学,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已经征服了海外华人,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读者,主动在海外翻译掌阅的网络文学作品。作为市政协委员,我也希望能为这一群体积极发声,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掌阅海外版现在共支持英语、韩语、泰语、印尼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等14个语种。公司还与企鹅兰登、哈勃柯林斯、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全球知名出版机构建立联系与合作。掌阅海外发展的成果也得到了多项认可,并连续两个年度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成为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出海的优秀代表。

  “打造重量级国际化文化企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正走在路上!”张凌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