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韩沈军 危难显担当

张 涛

时间:2020-12-17   来源:2020年12月

  提起2020年的春节,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忘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原本属于春节的欢乐祥和被彻底打破。一时间,人人惶恐,处处防控。一场全国总动员的战“疫”也就此正式打响。

  大疫如大考,危难显担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广大北京市政协委员胸怀初心,义无反顾。他们不顾安危,不顾毁誉,积极投身全民抗疫的滚滚洪流之中。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市政协委员、中国服装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沈军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临危受命

  许多人也许不会忘记,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时,多地医疗防护物资告急,医用防护服更是紧缺。面对急剧增长的物资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产能,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价格稳定、保证市场供应,对于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非常重要。我们的主人公韩沈军就是在这样一个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起了生产防护服的重任。

  “我是在2月2日接到密云区委的电话,要我尽快返回厂里。我问他们需要我做什么?他们说要生产防护服,并告诉我,现在防护服不仅是国家短缺、北京短缺,密云更短缺,你身上不仅肩负着守护首都的重任,更有保护家园的责任。”韩沈军回忆说。

  韩沈军的雅派朗迪是一家集设计、定制、生产和贸易于一身的现代化专业制衣集团,以前从未涉及过防护用具之类的产品。对于生产防护服一事,更是从没接触过。韩沈军深知,此时转型生产防护服,最大的难点不是技术,而是原材料和设备。当时原材料和设备全国都需要,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加之设备必须从南方购入,各地交通几乎全部中断,即便有了材料和设备也很难运输过来。但是,守护家园的责任让他来不及多想,接到电话后他只略作沉吟,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我觉得这个时候区里想到让我来挑起这个重担,首先是对我的信任,当然也是考虑到了我们还有人力和武器。首先我们是北京市最大的信息化高级定制企业,有生产防护服的能力。同时,我们的员工大多是本地人,这就极大地减少了感染的风险,保证了上岗工作的人数。”韩沈军说。

  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韩沈军就连忙赶到公司召集管理层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就此次的任务要求做了明确的指示。在密云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韩沈军很快就租用了位于密云开发区内的生产车间及实验室,又火速从南方购置平缝机、热熔压条机、胸标热压机,加快电路安装施工……整个生产车间在24小时内建成,而从规划场地到投产仅用了36个小时,完成了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向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的变身。

  2020年2月12日,雅派朗迪顺利完成了日产1000套专业符合标准的医用防护服的任务,成为密云区第一家生产二类防护服的企业,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表扬。在那个特殊的时刻,韩沈军的这一壮举,对于全市的抗疫形势,无疑有着非凡的意义。

  与员工们战斗在一起

  说到当初的抗疫工作,韩沈军特别想感谢他的员工。特殊时期,要召集员工加班生产,本不是件容易的事。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倡议一经发出后,员工们一呼百应,主动请缨,共同抗疫。

  员工们到厂里来上班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每天都要承受着比平时大得多的压力。工作方面,当时因为防疫的需要,所有外来车辆禁止进厂,每当有防疫物资运抵,大家只能靠人力从厂外把三百多斤的大包一点点扛进厂房。在饮食方面,由于生产防护服的卫生条件要求很高,工作服穿脱都很麻烦,所以工人们都只在每天进车间之前喝一口水,为的是进车间之后不上厕所。吃饭的时候,因为仓促之间食堂无法满足人与人之间1.5米间隔的防疫距离,因此员工只能吃些面包勉强裹腹。

  除此之外,韩沈军和员工们还承受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委屈和心酸。“虽然我们的员工多是本地人,到这里来工作也是为了家乡的防疫,但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每天进出各道路卡,也难免被其他人视为威胁,听到一些冷言冷语,但这些委屈又能向谁去讲呢?”

  为了让员工们安心工作,每天韩沈军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的人。他说:“我要给大家一颗定心丸,你的老板还坐在这里,你的老板也面临着被感染的可能。”他用实际行动陪伴每一个在疫情期间无私付出的员工,与他们并肩战斗。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却血雨腥风的战斗。

  复工期间,韩沈军在安排员工满负荷生产的同时,发动公司中高层干部和党员奔赴防护服生产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一线员工保驾护航。除了认真做好办公场所的清洁、消毒杀菌、通风等多项近乎苛刻的安全措施外,韩沈军还特别联系保险公司,为每一个朗迪人购买了大额保险,在安全基础上再加持一道“特殊防护服”,为大家备足身体上以及心灵上的双保险。

  “我们必须向着战斗岗位冲锋,坚守对客户的承诺、捍卫企业的荣誉、佑护每一个人生活的希望,与新型病毒做坚决斗争。我们的口号是南有火神山,北有朗迪人。这不仅是我一个人,更是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的呐喊。”韩沈军动情地说。

  关注脱贫攻坚

  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将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家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无数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韩沈军。

  其实,韩沈军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已经不是一日了。在他到密云投资兴业二十余年间,他深耕主业,在服装行业打下一片天地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民发家致富,成为了密云地区脱贫攻坚战线的重要榜样和优秀“模范生”。二十年来,韩沈军先后成立了三家公司,员工最多时达到2000人,为密云地区经济发展、安置就业、扶贫攻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纳税额约500万元,解决密云区就业人员约400人。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积极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款捐物。2016年以来,韩沈军向密云区红十字会、密云区慈善救助协会捐款三万余元。韩沈军还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脱困工作,2019年,他在密云区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下,在河北蔚县投资建设服装厂,投资总额达5000万元,一期拟解决500人就业问题。在扶贫攻坚战中,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改革开放三十年感动密云十大人物”、北京市扶贫协作奖——爱心奉献奖等荣誉的获得都是他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明证。2020年,鉴于他在抗疫斗争中的突出表现,韩沈军又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去我们也搞过各种各样的扶贫,都是直接送钱送粮食为主,但是钱再多也总有花完的一天,只有给他们真正能够生存的本领,让他们能够自救,才能够真正的脱贫。在当地政府要我填写脱贫建卡人数时,我说要我接收多少都没问题,但我的原则是扶贫不扶懒,只要进到企业,我就会按照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有技术、有文化的产业工人。”韩沈军坦言,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党和政府的帮扶很重要,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在脱贫的路上“一去不回头”,还要依靠贫困户自己。

  在韩沈军看来,产业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真正脱贫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地方区域财富的创造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他认为有四点问题阻碍着贫困地区产业体系的建立: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培训目录覆盖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业化企业的产业工人的培训项目未包含在内,他们才是真正培训需求主体,却不在培训扶持政策之列。二是培训目录内的岗位如电工、焊工等行业,用工频率低、就业占比少,就业后并不能真正带动贫困地区人口就业。三是培训补贴考核单一化,只凭资格证,无证即不认可。四是真正能带动就业的产业培训缺少教师资源。

  为此,韩沈军建议:开展扶贫工作应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贫困地区只要是能安置就业的培训都应支持,严格践行国家扶贫战略中的产业扶贫政策。对培训政策支持可以以就业时间和缴纳社保时间作为考核关键要素,对企业培训需求和质量等进行定期的检查、登记,对符合要求的,按规定发放培训补贴。对有培训意愿,且按比例解决当地就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企业培训补助。加大实体产业培训教育机构师资力量,为实体产业做好岗位技能培训,真正实现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是每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境界和担当,更是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我是国家多年培养起来的企业家,更应该带头为国分忧,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积极支持脱贫攻坚事业。”韩沈军这样说。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只要我们多发一分光,我们的社会就多一分希望。这就是韩沈军为2020年这个最冷的冬天带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