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丛巍 为技术交易“把脉”“护航”

郭 隆

时间:2020-01-22   来源:2020年01期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便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通过这一市场行为,实现了技术商品的价值。“技术”商品有何种特性、在市场上交易需要何种规范、技术市场对科技创新产生怎样的推动?带着一系列问题,我走进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丛巍的办公室,听他聊技术市场,谈科技创新,讲述一名科技界政协委员的履职故事……

  技术合同认定重任在肩

  “技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双方需签订技术合同,我们的工作就是落实国家关于技术市场的政策,对已签订的技术合同进行认定登记,促进技术市场发展,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丛巍说。

  “别小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责任可不轻!”丛巍介绍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一项行政确认事项,根据国家政策,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可以享受增值税减免,而技术转让合同(除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外)还可以享受所得税减免;另外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四技合同实现的技术性收入还可以额外提取奖酬金,奖励直接参加技术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的人员。“国家的减税、奖励政策对提升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技术的流动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相应的,也对我们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承担起更重的责任。比如合同内容是否属于技术合同范畴?履行程序是否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认定登记政策和规则要求等?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把关,防止国家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也要对符合政策的各类创新主体做好服务。”丛巍坦言,面对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技术合同及合同登记后可能涉及的税收减免额,他们备感压力巨大、责任在肩!他们的办公室里,堆放着十几摞与人等高的合同文本,其中不乏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交通、核应用等技术领域的合同。这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人员对相关专业技术的熟悉和了解,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面对不符合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条件的合同,我们严格执行政策要求,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认定登记,严禁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和走后门托关系的行为发生,否则对市场、对国家都是损害。”

  有一份核工业方面的技术合同,丛巍印象深刻。合同内容是建立一处核工业专业用房,用于处理核废料,涉及金额11.6亿元。期初,经过合同登记员的初级意见及专家咨询,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合同是否属于技术开发合同产生了争议,丛巍他们在大合同审定过程中,站在支持我国核工业创新发展的角度,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又先后组织合同登记专家和原子能院的核专家共同研讨该合同,经专家集中研讨交流并投票,大家得出结论,该合同看似为“建房”,实则涉及核工业废料处理的原创关键技术,是核工业自主开发的技术,该合同属于技术开发合同。该合同认定登记后,可享受减免增值税6000多万元。

  “所以说,对我们从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人员来说,及时了解相关领域前沿及创新技术发展状况,熟悉把握运用好国内科技创新及技术市场的政策法规,真的是非常重要,且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谈及此处,丛巍对北京市政协举办的科技讲堂活动很有感触。“科技讲堂让委员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方向,内容覆盖面宽且具有专业深度,为我从事技术市场工作拓展了知识面,增强了专业知识储备。”

  人才队伍建设的“操盘手”

  北京技术市场是北京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北京技术市场的持续发展,对专业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技术转移服务是北京整个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而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是这个体系的基础链条。”通过对北京技术市场多年的研究与思考,丛巍认为,技术转移服务相对薄弱,尤其是技术转移专业服务人才短缺,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制约了技术市场的成果转化。在丛巍看来,技术市场需要建立创新型的人才体系,“具体来说,需要把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培训纳入规范性的职业资格认定与培训体系,建立一支获得市场认可的,懂技术、懂市场又懂法律的,具有信息化、国际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技术转移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多年来,丛巍通过调研、座谈、提案、交流不断推动技术市场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呼吁建立技术经纪人职业资格认定培训体系。“这期间我多次提交个人提案,在科协界别的提案中我也提出了建议,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也多次提交建议。”早在2013年,丛巍提交了“关于将科技咨询师、技术经纪人尽快纳入职业资格认定培训体系的提案”。

  2016年,又提交了“关于将技术转移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到本市职称评定体系进行评定的提案”,以上提案详细分析了技术市场人才培训的缺失,对技术转移从业人员缺少明确的职业和职称定位,影响了人才聚集和市场的活跃。对此,丛巍提出科技咨询师和技术经纪人是促进技术转移、服务首都科技创新的急需人才,建议尽快将其纳入本市职业资格认定培训体系。

  2018年,丛巍在提案的履职道路上上演“连续剧”,提交了“关于尽快将技术经纪人纳入本市职称评定体系的提案”,进一步指出将技术经纪人纳入职称评定体系,有利于推动北京技术经纪职称评审和人才专业化发展,是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实需要,将会极大调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广大技术经纪人的创新活力,更好地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建言推动发展,努力终有回报。

  2019年10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技术经纪)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这是针对北京地区技术转移专业,包括技术转移转化研究和技术转移转化运营服务两个方向而制定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其中明确了技术经纪人从初级到正高级(教授级)职称认定要求和评审程序。

  “应该说北京市在全国范围率先突破了技术经纪人四级职称认定体系,申报评审工作从2020年就可以开始了。”丛巍的话里流露出内心的喜悦。实际上,在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上,丛巍称得上多年的“操盘手”。自2003年起,他先后主持编写了《技术经纪人教程》、作为副主编组织编写了《北京技术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执笔完成了《北京技术经纪人培训大纲》等专业书籍和材料,组织完成了地方标准《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规范的制订》,为技术交易市场的完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

  为蜜蜂“安家”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丛巍通过技术市场工作和政协的调研、座谈活动,广泛接触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了解他们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进展及科技项目实施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利用政协平台,为推动科技创新、搭建成果转化平台积极献计出力。

  2015年,在与中国农科院蜜蜂所专家的接触中,丛巍了解到蜜蜂研究所要建立蜜蜂种源基因库一事。推动这一高科技项目落地北京,丛巍感到意义重大且责无旁贷。

  2015年,农业部拟立项支持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在马连洼园区建立我国第一个现代化蜜蜂种源基因库。

  按照要求,必须在2016年2月底完成立项申报,申报材料涉及北京市及海淀区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批复意见,而这些材料按流程办理则会错过申报期限。

  “中国有许多珍贵的蜜蜂种质资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包括浙江浆蜂、东北黑蜂等,蜜蜂种源基因库是事关农业发展的高科技项目,要推动它尽早落地北京。”丛巍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建立起联系,详细了解基因库在规划落地、环保测评方面的进度,多次与市、区规划局、环保局、和市文物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并提交了“关于加快相关行政审批速度抓住机遇促进国家蜜蜂种源基因库项目落地北京的提案”,其中建议:本市规划和环保部门,加快受理相关工作的时间,并将该基因库的立项建设作为支撑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部分之一,使其成为能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高、精、尖、专技术成果的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联合推动下,蜜蜂基因库最终成功落户北京。“推动基础研究落地,也是为北京凝聚科技创新资源做出点贡献。”丛巍的话语里既自豪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