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柳学信 一位学者的学术追求与社会情怀

张 涛

时间:2019-06-24   来源:2019年06期

  1972年出生的柳学信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同时他还是该校的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自2004年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任教以来,他始终在潜心育人的同时用心“做学问”,一直走在“学者型教师”的成长之路上。

  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

  从管理学学士学位到工学硕士学位再到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还有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柳学信的求学经历可谓十分丰富。正是这几段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极大地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够定量而不只是定性地看待经管学科的很多问题,给了他后续研究很大的启发。在许多年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柳学信始终忠于自己的梦想,保持旺盛的热情,而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做学问的动力所在。即便是如今做到了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这样的管理岗位,举手投足之间,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种属于学者对科研强烈的热情和坚定的态度。

  在研究方向上,从过去研究的国有企业的治理和改革,到而今致力于研究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等,柳学信的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是自己主动的选择。正是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了国内相关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研和总结,最终形成报告。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钻研,柳学信如今著述颇丰,他在《中国工业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1部,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4部。

  柳学信很忙,在学校方面,作为院长,他要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和行政管理,把握学院发展方向,督促学院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工作的按章运转。作为学者,他还有很多的科研项目,要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促进学校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作为老师,他还必须一直坚持给研究生、博士生上课,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正是这样三位一体的工作节奏,成就了如今柳学信的从容与渊博。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工作节奏,让他一天几乎连口水都喝不上。

  如果说学校工作还不足以让柳学信耗尽全部精力的话,那么他的社会兼职则挤占了他最后一点私人时间,这从他的社会兼职数量上就可见一斑了。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北京新经济组织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朝阳区副主委、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首都企业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如许之多的职务是他热心社会发展的明证,但也因如此,有时候也会让他不时有分身乏术的感慨。

  关注社区治理难题

  作为十多年来人口增加了近千万的超大型城市,北京城市治理积累了不少原有机制“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难点在基层,痛点在群众身边。为了进一步夯实城市治理的基础,北京市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这是北京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一次全新尝试,也是服务保障首都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柳学信看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社区管理的一个创举,真正聚焦老旧小区治理问题的主体街乡街道。他指出,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北京的很多老旧小区因为缺乏有效的物业管理服务,一直存在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严重问题,如楼宇下水不通、停车难、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尽管政府已经关注到这些问题,也开始着手加以解决,但由于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甚至已经影响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建设。

  柳学信的话绝非危言耸听,他以丰台区开阳里小区和西城区信建里小区举例:“由于这两个小区比较老旧,既有老宿舍楼、回迁楼,也有商品房,物业收费水平低,导致物业管理水平落后,社区环境脏乱差。一方面居民私装地锁普遍,导致停车管理混乱,停车难停车乱。而乱停车造成巨大安全隐患,消防通道被私人车主设置地锁,长期停放车辆。对于高层建筑密集的住宅小区而言,一旦失火或遭遇其他灾害,严重影响交通的通畅,后果不堪设想。”

  柳学信认为,随着2017年“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种一站式居民民生问题解决机制的建立,虽然广大基层干部工作更辛苦了,但是过去那种推诿扯皮的现象却在逐渐减少,解决问题的合力正在形成,每个老百姓都能够切实体会到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肯定这种做法的同时,柳学信也指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我发现有的地方拆除违规搭建,拆完之后过一段时间,违建又重新装上去了。这样的顽疾仍需要政府部门下大力气解决。”针对这个问题,他建议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长效体制,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道”机制的平台和资源,防止社区治理效果的回退和反弹。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党员的作用,特别是要结合党员当地报到制度,提高社区党支部的领导力,形成居民自治和共治,有效解决社区治理的难题和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