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走近委员 > 委员风采

王志全 轨道上的追逐

张 涛

时间:2018-07-12   来源:2018年07期

  在中关村的众多创业故事当中,北京市政协委员王志全和他的神州高铁大约可以算是其中颇为成功的一个。一间只有两个人的小公司,历经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成长为一个拥有五大专业集团及40余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其董事长王志全显然是分不开的。

  深耕高铁行业

  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有三大领域,首先是以中铁建、中铁工为代表的工程建设产业,其次是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而说到运营维护产业这一领域的翘楚,则非神州高铁莫属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业开始,王志全始终专注于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使神州高铁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神州高铁已经布局了国内首家涵盖全产业链的轨道交通运营维护平台,组建了车辆、信号、线路、供电、站场五大专业集团,将率先进行智能智慧升级,通过机器人、大数据、仿真平台、工业互联网的综合运用,提供机器会说话、设备会通话、人机会对话的智能运维服务。在王志全的带领下,神州高铁正向着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卓越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

  除了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经营艺术之外,王志全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经验也十分令人叹服。他特别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经常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业务学习,了解国内外关于铁路机车车辆检修的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新设备。他工作百忙之中也不忘钻研先进技术,公司成立以来,申请授权专利708项,其中发明专利254项。其中动车组空心车轴自动探伤机集高速八通道超声波控制单元、高分辨力探头、密封式旋转油腔高集成度精密探头系统、高性能系统控制与处理单元、在线检测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外围整合水平驱动和机械平衡臂连挂传动系统、高安全控制机制,具有较高的数据可靠性、生产安全性、较高机动性,配合不同的前端探头系统,可用于目前我国铁路上包括复兴号在内的各种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为动车组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17年,神州高铁参与研发的“智慧协同网络及应用”还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样重要荣誉的取得无疑与王志全的汗水和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确保金融政策不打折

  创业20余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创新型公司到行业翘楚,王志全和他的故事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在事业成功的同时,王志全也承担起了很多社会责任。他主动担任了很多创新型企业的导师和顾问,为他们的发展传经送宝。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王志全对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问题,也有了很多深刻的体会。

  王志全认为,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反复要求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加上各商业银行围绕拓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在信贷政策、新品开发、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有益创新探索,确实有效地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是,每当国家金融政策紧缩的时候,这些措施和办法就会大打折扣,受冲击的首先就是中小企业。

  其实银行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经不起大风大浪,一旦出问题,贷款不能收回,自然要由银行买单。但王志全希望,银行在加强自身风险防控的同时,也要主动担起社会责任来。越是金融政策紧缩的时期,也越是中小企业急需输血的时期,一旦输送不及时,就再也救不回来了。

  “我认为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由政府、银行、企业多方面共同努力。企业规范自身的经营,银行承担起社会责任,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我觉得这些年政府出台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已经足够用了,接下来只要加大执行力度,让这些政策在金融紧缩时期不打折、不走样就足够了。”王志全这样说。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采取了大量措施。为了让企业和市民少跑腿、办成事,市区两级领导召开了很多座谈会,开展了很多调研活动。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议题。作为企业家的王志全,对此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王志全认为,营商环境如同空气一样,只有空气清新,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营商,当前,北京市着力打造“四个中心”,迫切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支撑。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绝对不能搞一阵风,最终一定要落实在制度和法律层面上。

  新官上任,前任答应的优惠没了、谈好的条件变了、做好的规划废了,在一些地方,主要领导变动有时会成为影响营商环境稳定的一个因素。对此,王志全可谓是深有体会:“近些年的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本来在原有的做法和政策的指导下,企业做得已经很好了,忽然发生人事调动,新的领导提出新的思路,于是企业就需要重新适应新政策,新做法,花费很长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

  只有建立了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才能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王志全认为,政协作为重要的参政议政机关,可以充分发挥其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补齐营商环境制度短板方面贡献出自己力量,推动营商环境地方法规的早日落地。

  建言科技创新中心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就指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自此之后,北京市更是不遗余力地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几年过去了,对于王志全这样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人,也有很多感慨。

  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很多先天优势。北京是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集中的城市,科技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拥有中央和地方各类科研院所400余所,高等院校90余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院院士约占全国的一半。除此之外,北京还拥有约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科技企业,其中有一大批科技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世界500强企业及外资研发机构。这些重要的科技资源都是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和保障。但王志全认为,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近些年,我参与了很多调研活动,发现北京市的科技型企业的外流比较严重。我们常常把科技创新培育比作孵化器,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窝做好了,却得不到鸡蛋,鸡蛋孵出了小鸡,小鸡却跑掉了。”王志全形象地比喻说。

  王志全认为,企业的发展和政府提供的外部环境是分不开的。北京市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政府对于企业的发展环境、人才的生活保障等末端生态体系建设还没能跟上。在北京,企业能给到核心人才的社会资源配套极少,但住房、医疗、交通、子女教育等又都是这些人极其关心的问题。因此,王志全建议北京市应针对科技人才进一步加大配套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资源的力度,让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可以把根扎在北京。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志全始终在说,能够在中关村发展很有福气,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当初海淀区的“瞪羚计划”,没有中关村的区位优势,没有当年铁道部和铁总的开明,他没有机会把自己的事业做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因此,他对于北京市,尤其是中关村,也始终抱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我希望有朝一日北京市能够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