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保驾护航和助力导航双重作用,创新主体在研发阶段、获权阶段、维权阶段和用权阶段,都需要良好的专利服务,专利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北京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利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低价竞争制约专利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据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查显示,79.8%的服务机构认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价格恶性竞争。低价竞争背景下,专利服务机构为保障生存往往采取压缩单案服务时间、聘用低水平人员等手段,由此不断加剧高端人才缺失、低端人才聚集、服务质量下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得众多高质量发明创造不能获得应有的高质量保护,甚至催生出各种垃圾专利、问题专利以及非正常专利申请,造成大量的审查资源和司法资源浪费,不仅制约着专利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科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人才匮乏影响专利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利人才是懂技术、懂法律、懂外语、懂管理和懂经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成本高、周期长。研究显示,我国每万名研发人员平均有约42名专利代理师提供服务,仅是美国和日本的1/3;据测算,我国每名执业专利代理师年人均专利代理量在200件以上,远高于国外人年均30-50件的常规水平。执业荣誉感不强和薪酬相对偏低,导致专利服务行业内严重缺乏高学历和热门专业优秀人才,人才数量和质量严重影响了专利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难以支撑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议强化行业行政监管。首先,要大力打击恶意竞争、低价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低质服务和违规行为严厉追责,营造专利代理行业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推动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代理服务评价体系和机制,建立独立的评价机构,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促进行业自律建设。首先,构建低价竞争治理机制,包括披露、举报、指导和督促机制,针对反映强烈的低价竞争行为,协同监管部门加大查处整治力度,强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的协同治理。其次,加强对代理机构常态化监管,从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和服务价格进行行业监督,规范代理行为。
引导公众价值导向。首先,营造尊重专利服务价值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专利服务业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社会公众认可专利服务的价值。其次,鼓励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高校院所、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在选聘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时,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首要原则,避免低价中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鼓励高端人才培养。首先,引导吸纳高端人员,鼓励高学历人才引进,为高端人才落户开放绿灯,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服务机构,按执业人数、高学历人才比例给予奖励。其次,鼓励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进行人才培养,聚焦为优质创新主体提供高标准服务的能力培养,对开办新人班和提高班等人才培养行为按人数给予资助。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路浩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责任编辑 秦焕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