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报道

与时代同步伐 以精品奉献人民

主题词:与时代同步伐 以精品奉献人民    版号:7

新闻单位:北京日报    委员会:    作者:    时间:2019-03-21    来源:北京日报

  新时代中国学者的立足之本

  韩庆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可以让我们领会讲话的基本内容;知其所以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讲话的精髓和精神实质。从知其所以然这个角度来学习领会,这就涉及到新时代中国学者和学术研究的立足之本的问题。

  这个立足之本,涉及到四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学术研究的对象和基础;第二,学术研究的价值追求或者目标追求;第三,实现这个目标追求的基础路径;第四,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从事学术研究。我觉得这四个问题可以称之为学者之问、学术研究之问。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我感到,为这四个问题提供了最具权威性的答案。这是新时代中国学者的立足之本,是新时代中国学者顶天立地的四个根本支柱。这四个方面都是围绕培根铸魂,从不同角度来讲的。

  第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讲的就是学术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实践是当代中国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这要求我们学术研究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才有生命力。有的专家学者比较习惯于在象牙塔里面搞学问,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现实,深入时代。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就回答了学术研究的目标追求。我们有的一些专家学者搞研究,是为了评职称,而为人民立言这个目标,远远没有做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问写进人民的心坎里。

  第三,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就回答了实现目标的路径问题。学术研究的成果是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还是制造自主性原创性的精品力作,然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显然是精品力作。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把工匠精神引入学术研究,写好四篇文章: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

  第四,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就回答了学术研究的主体责任和主体担当问题。这个明德讲的就是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讲的是用心用情用功。对于专家学者来说,这个明德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马克思主义之道,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传承文化,传承文明,传承知识,为学生解疑释惑,为群众解疑释惑;另一个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作者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

  以“精品”标准为人民生产精神文化产品

  邓纯东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了我们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要为人民奉献精品。那么,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是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其一,必须传承中国共产党优良的红色文化。共和国是红色的,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到长征,到14年抗战,到大决战,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也染红了共和国的土地。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为建设红色的共和国服务。

  其二,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体现渗透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里面,也要渗透到我们的文化文艺作品里面。

  其三,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能简单照搬人家的东西,要体现优秀传统,体现中国精神,有中国气派;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评价和检验。

  那么,怎样达到这个精品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为我们指明了正确方向。

  首先,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我们今天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搞文艺创作,都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所有的选题里面体现的价值导向,都要和时代同步伐,要宣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

  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是说,要在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实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我们的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应该成为被忽略的对象,更不应该成为被嘲弄被歧视的对象。人民的所思所想,人民的喜怒哀乐,人民的期盼应该成为我们讴歌反映的主题。为此,我们就要走出象牙塔,要把学问做到人民心坎里去。

  再次,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者自身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作为灵魂工程师,我们自身的灵魂要高贵,品格要高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都高度重视价值规律、物质的作用。但是,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是不是什么赚钱就写什么,什么赚钱多就宣传什么?绝不是!这个我们必须要清楚。

  最后,要有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我们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不能为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所迷惑,不能受到一些铜臭气的影响而宣传错误的价值观,一定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有家国情怀,有理想情操,有担当。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为。要在自己的从业生涯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生产出来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对人民群众起到正确的价值引导作用。

  (作者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

  培根铸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任务

  马一德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到全国政协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作为下团组的第一站,并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情寄语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对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更加需要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切感悟时代的历史巨变、总结时代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研究阐释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政治逻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就是将人民时刻放在心上,明确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文章写到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围绕攸关人民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选题,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研究素材,努力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从实践中探索发展规律。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合理性,阐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培育和巩固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大政方针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对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就是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更好地凝聚中国人民最广泛的共识,以共同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和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每一步艰辛探索的背后都是一门大学问。曾几何时,一些理论工作者从主观愿望出发,而不是中国实际出发,唯洋是尊、凌空蹈虚。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逐步形成了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共识,增强了理论研究的洞察力、阐释力、影响力。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对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阐释,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能够自觉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固本清源中保持正气充盈、聚力笃行。

  (作者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回应新时代呼唤

  肩负新时代使命

  张淼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既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时代坐标。牢牢把握新时代的特征,积极回应新时代的呼唤,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是要在把握时代脉搏中感悟使命担当。

  回顾历史,凡是我们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蓬勃向上;反之,事业就会遇到障碍甚至经受挫折。这样的规律性特征,充分体现了思想的力量在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培根铸魂”的作用。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面临深刻调整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广大社科工作者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辱没知识分子“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社会责任。

  二是要在聆听时代声音中服务实践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聆听新时代的声音,核心就在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研究回答,关键是把握好实践性和人民性的要求。我们要时刻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个意义上,时代的声音和人民的呼声是一致的,实践性和人民性的要求也是一致的,这就是要求广大社科工作者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服务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创造。

  三是要在弘扬时代精神中用心立德立言。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社科工作者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这与“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一以贯之。而这次讲话中强调的“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则进一步明晰和深化了对社科工作者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蕴含着对社科工作者开风气之先的殷切期望。为时代明德,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守道德、勤事业、练真功,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为时代明德,更重要的是要为时代弘志,要弘扬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汇聚新时代的中国力量,把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传递开去,努力从独善其身做到兼济天下,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作者为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为人民做学问

  韩毓海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要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个根本问题,要调查研究,深入群众,把学问写进人民心坎里。

  1840年之后,当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我们的先觉者们认识到,要挽狂澜于既倒,就只有“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依靠最广大的中国人民起来振兴中华。于是,为人民而写作,为人民做学问,就这样成为中国新文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传统。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之后,文艺家对人民的“态度”最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

  说到“为人民”,大多数人在口头上当然是赞成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一些读书人中为什么会有消极情绪呢?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是消极的,近代以来的许多“先觉者”都曾经以为,中国广大的劳动群众特别是农民是束缚中国前进的消极因素。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即使群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要紧,关键在于怎样使群众变得积极起来,即怎样到群众中去,发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办法与力量,怎样“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克服“不上不下”的情绪,关键是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疾苦,听群众呼声,动员群众,发动群众。政治上的群众路线、艺术上的深入生活、社会科学上的调查研究,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要把改革开放的成就来源搞清楚,把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奋斗逻辑搞清楚,找到中国发展奇迹的根源,找到我们自信的根源,主要办法就是调查研究。

  必须认识到,无论艺术创作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衡量的标准最终是人民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最终是看对人民是否有利。今天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到人民中去,带着心,动真情,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