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报道

水映京城:千年古都水之梦

主题词:水映京城:千年古都水之梦    版号:14

新闻单位:新华每日电讯    委员会:    作者:李斌 关桂峰    时间:2018-03-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城市沿水而建。

  不久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北京要做到林成片、湖相连,绿满京华,水映京城,鸟语花香。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和一座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伴随地下水连续上升,首都北京,这座同样因水而起,曾被泉水浸润的千年古都的水安全形势究竟是怎样的?

  如今属于极度缺水型城市的北京,能重圆水映京城的“水乡”梦吗?

  25年前,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到来前夕,《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北京这座古都,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中,探寻这座城市的“水乡”梦。

  北京新总规,“水”字出现272次

  ——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按照互连互通、集约紧凑、提高韧性、亲水宜居的原则,促进水与城市协调发展;

  ——构建绿水青山、两轴十片多点的城市整体景观格局,尊重和保护山水格局,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突出山水城市景观特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形成银锭观山、钟鼓楼北望、太和殿经玉渊潭西望、景山万春亭西望四条由核心区向外眺望自然山体的景观视廊,强化山水城市意象。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生态环境。

  ……

  翻看2017年国庆前夕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细心的人会发现,去掉102次“水平”,“水”字出现了272次。水,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不论是人的生存,还是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水特有的执着与柔韧,孕育了人类文明,承载着绵延的文化根脉。北京,也不例外。

  白浮泉“引”水、永定河泛滥造成城址不断北迁、在西山潜水溢出带上兴建“三山五园”、共和国成立后兴建密云水库……在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水的问题,始终如影随形,相伴北京这座东方大城。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史话》一书记载,通过地质工作者的勘察断定,至晚第三纪上新世末期,距今约300多万年,永定河全河贯通,奔流的河水涌入“北京湾”(即北京小平原)。“北京小平原地域通达,水陆交通便利,是都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山水同时构成天堑之险,以捍卫都城的安全。纵观历史上古都的定鼎与迁移,山水形胜,使北京成为盛产古都的地方,有史可鉴。”

  回顾历史,京城盛水景观曾令人称羡

  历史上,建城都要有水源支撑,一座城的选址、规划、建设和发展往往由水源决定。北京地区历史上河网密集,湖泊星罗棋布,其优良的水源和水利条件是吸引诸多王朝在此先后建都的因素之一。

  发源于山西的永定河与发源于河北的潮白河等5条河流冲出山谷,形成了肥沃的冲积扇平原——北京,就位于这个先天发育良好的北京小平原,即“北京湾”上。

  “这种地质构造使得平原地区地下水位高,容易形成涌泉、湖泊、湿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说,莲花池、一亩泉、白浮泉等大量泉水基本都是这样形成的出露泉水。

  从北京市区出发,沿京藏高速驱车40多公里就到了昌平龙山度假村,度假村最北头儿有一座简易小亭,里面有一座雕刻着“白浮泉遗址”的汉白玉石碑。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有过这样的评价:“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足见其地位之重。

  北京首次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都城是在元大都,这是北京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地理学家郭守敬因势利导,从昌平白浮泉开始,开凿一条沿50米等高线蜿转而行的水道,将白浮泉水引向西南,流入瓮山泊,再向南汇入积水潭,然后穿过城区,最终与通州的潞河相汇。为了控制水流,沿途“置闸二十有四”,抬高水位,漕船逆流而上。据记载,当时忽必烈来到积水潭畔,走上万宁桥,见到“舳舻敝水”的场面非常高兴,命名“通惠河”。

  北京,曾出现过令人称羡的盛水景观。

  在如今通州区南部,曾有一个大湖,名叫延芳淀,方圆数百里,芦苇丛生,水面广阔。历史上北京地区很多河流都能够通行漕船,水井也很多。清末的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记录了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65眼。

  “可以说,北京历史上的盛水景观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清代都基本保持了这个格局。”唐晓峰曾撰文分析,原因有三,一是3000年来大部分时期北京的降水量比较丰富;二是主要河流源头水源涵养情况良好;三是水资源消耗不大。

  “北京历史上确实是水乡。”北京市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认为。

  《北京西城历史文化概要》一书如此记载历史上的北京:打开北京城区地图,中轴线以西的西部城区可以说是“清波入眼,比比皆是”,由南到北,陶然亭水域、西华潭、梁家园、万明寺、南官阁、太平湖(南)、后水泡子、二龙坑以及皇城之中、禁园之内的南海、中海、北海和皇城北垣外的什刹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沟沿的水道(今赵登禹路、佟麟阁路)更是纵贯了西城的北部地区……

  通运桥,地处通州张家湾镇的一座明代石桥,如今仍人来人往,一道道斑驳的石痕见证着历史的更迭。

  明代石桥、古运河码头……张家湾镇镶嵌在大运河北端,这里集中了一些和水有关的历史遗迹。

  作为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成为明清两代水陆都会,大量的船只载着粮食、建材等物资从南方运抵京城,都是在这里的码头卸载。难怪有人说,北京是“一座运河上漂来的城市”。

  “远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条船啊,嘿嘿嘿,嘿呀嚯……”一曲激昂豪迈的“运河号子”仿佛让人看到在当年延绵不息的运河古道上白帆蔽日、船歌嘹亮的繁荣景象。

  地下水位连续上升,依然极度缺水

  在顺义区南陈路与白马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树荫下的两口井看似普通。水文工作者贾万清拿着一把特制的钥匙,在井盖锁孔里转了20多圈,再使用扳手才彻底打开井盖。

  这是北京市1000余眼地下水监测井中的一眼。历经多年建设,深藏在北京城地下的一张地下水监测网已经形成。

  地下水被称为北京的“生命之水”。曾经,北京人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来自地下水,北京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

  据统计,从1980年起,北京地下水位因超采、气候等因素呈现加速下降趋势:平均埋深从1980年的7.24米下降到2015年的25.75米。

  北京超采地下水也是无奈之举。从1999年起,北京持续干旱,多年平均降雨量仅479毫米,年水资源量约21亿立方米,然而全市用水的需求量约36亿立方米,缺口达15亿立方米左右。

  多年来,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约5亿立方米。长期的超采造成北京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近1米。

  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自从南水北调之水入京和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北京地下水位连续2年回升。

  虽然地下水位回升,北京依然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不到100立方米,这一数字还低于缺水的以色列。

  水不仅少,有的河流仍比较脏。水少,是北京的短板;水脏,是北京的痛点。

  北京治水:“第一位的还是节水”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

  北京市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十六字治水方针”,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进行系统生态治理。

  “第一位的还是节水,节水优先应是新时期治水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方针。”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说,由于历史欠账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北京水资源供给依然趋紧,水资源短缺仍将是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说,要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还要加强回补,进一步涵养水源。

  水脏,问题在水,根子在岸。北京市用系统治理的思路,统筹河岸和水上,系统解决水污染问题。

  在推行第一个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后,2016年,北京推出第二个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重点瞄准城乡接合部、风景名胜区以及一些新城地区的污水问题,让河长和警长、检长协同治理,部分案件直接移送司法,大大提高了违法排污的震慑力,建立水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这是超常规的行动速度和力度。目前,北京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5亿立方米。

  多管齐下,北京大做“水”文章

  节约用水,加大再生水利用;逐步恢复历史河湖水系;构建“三环碧水绕京城”的大尺度水带……面对“水”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北京多管齐下。

  让水流起来——“河流水质差一方面是由于水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流动性差。”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胡波说,“流水不腐”,城市河湖环境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再生水及雨洪水补给,水体缺乏流动,河湖基本丧失自净能力,极易成为“一潭死水”。

  北京市水务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水网的规划不仅是实现所有的干涸河道有水,实现污水再利用,还要让水流动起来,形成水景。

  “要规划好水的使用,一水多用,算好水账。河道用水可以用再生水来补充,但是也需要一部分清水,才能增加自净能力,最终提升水质。”张彤说。

  让水景再现家门口——在前门附近的三里河流域,胡同、院落间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观。河道曲折蜿蜒,四合院、胡同依着水系的走向逐渐伸展开。

  整治三里河流域就是历史河湖水系恢复的一个尝试。明朝时期,这里河道纵横,居民沿河而居,许多戏楼、外地会馆聚集于此,河道两岸逐渐聚集了人家。清末,附近的人口骤增,三里河逐渐被填平,盖上了民居。

  为重现历史风貌,在搬迁腾退部分居民后,从2016年8月起,东城区开始重修三里河。依据历史上的位置和走向,三里河已经基本还原历史风貌。现在,河边扶老携幼散步的居民多起来,还有不少市民专程来这里赏景,拍照留念。

  “记得改造前这里又脏又乱,平房简陋,一间挨着一间,屋顶上长着草。”退休职工王奶奶说,看到新闻报道,我和老伴儿专门过来,真不敢相信,这里变得这么好看。

  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一段,玉河穿越了元、明、清三代,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衰败,被深埋在层层叠叠的民房之下。2007年,玉河改造工程正式立项,2017年9月,700多岁的“玉河北段故道”终于重见天日……曲桥、水榭、亭台,宛如江南水乡。

  根据北京新总规对“恢复历史河湖水系”的描述,北京未来将“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

  六海包括北海、中海、南海、西海、后海、什刹海;八水包括通惠河(含玉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筒子河、金水河、前三门护城河、长河、莲花河。

  让水干净起来——随着北京水质的持续改善,有更多的美景重现京城。在密云区的清水河,“阔别”多年的野生白天鹅再次回归。这得益于当地大力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同时进行湿地改造,以增加水草、藻类等浮游生物。

  萧太后河曾经是有名的“牛奶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萧太后河就开始遭遇工业污染,前几年每天有数万立方米污水直排入河。

  通过截污水、补中水等方式,如今的萧太后河清澈起来,鱼类也大幅增多,白鹭等水鸟纷纷栖息于此。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水变清了,道路也变绿了,而且河流周边形成林水联动的美景。一些河流两岸成为水绿相融的生态廊道,聚集了大量野鸭、白鹭、天鹅等过去难得一见的鸟类。

  “这源于近两年通州区实施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的系统治理措施。”通州区水务局局长房亚军说。

  通州多河富水,区内19条河流汇聚,河道总长245.14公里。在通州居住了十多年的柳先生目睹了通州水的变化。“这一两年,河道的水质变得好多了,两岸的绿地也多了。”

  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北京新总规提出,要“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要求“加强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控制,构建展示城市特色风貌的景观眺望系统,统筹城市第五立面与城市色彩塑造,让人们更好地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

  新总规数提“山水城市”,北京,能重圆“水乡”梦吗?

  “明永乐迁都北京前,先迁江南地区的富人‘实京师’,加上明清时期大量江南人士入京为官,什刹海一代形成了浓郁的水乡氛围,保留至今。”孙劲松认为,如果单纯从水资源角度,北京要重圆“水乡”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如果从文化角度观察,恢复水的历史景观、重圆“水乡”梦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陈兴茹在《中国典型水城基本内涵分析》一文中指出,水城类型众多,对于北方城市而言,以北京、济南为代表的城市,就属于城中大湖型的水城。

  水养育人,人亲近水,水聚成景,人融于水景中。水利部水资源司原司长吴季松表示,历史上北京水系不仅造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地理格局,更构造了突出的城市生态文化,赋予了传统北京水、山、林一体化的“城市山林”的水乡野逸气质。

  水脉滋养文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北京严重缺水,水脉遇到了破坏。

  目前,北京城区及近郊区有昆明湖、玉渊潭、北海、中海、南海、前海、后海、西海、龙潭湖、陶然亭湖、紫竹院湖等小湖泊30余个,主要集中在紫禁城西部和三五环之间,多与城市河道相通。

  这些湖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地处城市中央地带的什刹海、北海、中南海等,二是位于城市西部冲积扇山间洼地,汇集西山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动物园湖等,三是地处城市东南部冲积扇边缘地带,龙潭湖、陶然亭湖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尹钧科说,在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时候,要把水脉也加入进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文涛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合理利用、有效改善水环境的宝贵经验,如历代都把水脉纳入城市布局,使城市增添山水园林特色;兴建一些大型皇家苑囿,如辽代的“延芳淀”、元代的“下马飞放泊”、“柳林海子”、明清的“南苑”等。

  “重视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当今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继承与完善自然和人文风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吴文涛说。

  陈兴茹认为,水城是古人有规律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在水城得到了具体体现。我们要学习古人朴素的治水思路,做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重塑、城市水系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人水关系的和谐。

  “要珍惜北京的水和有水的空间。如果水环境能跟人们的生活环境更融洽就好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如果历史河湖水系的恢复能穿过平安大街,再到东皇城根,再恢复到菖蒲河,对于古都北京风貌会有一个大的改变,“过去在历史水系上盖盖板主要是因为雨污合流,如果慢慢地把污水系统建好,逐渐把盖板揭开,恢复水环境,城市才有灵动的人文气息。”

  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离不开城市的健康水系。

  历史启示我们:人与水的和谐共生,就是要保护好水源地的自然风貌,就要遵循规律,注重涵养水源,重视水的生态功能,合理加以利用。

  新总规,描述了到2035年的北京“水乡”蓝图:

  ——构建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空间共同组成的蓝网系统。通过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历史水系,提高滨水空间品质,将蓝网建设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展现城市历史与现代魅力的亮丽风景线。到2020年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由现状约180公里增加到约300公里,到2035年增加到约500公里。

  ——在城市副中心,顺应现状水系脉络,科学梳理、修复、利用流域水脉网络,建立区域外围分洪体系,形成上蓄、中疏、下排多级滞洪缓冲系统,涵养城市水源,将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水系打造成景观带,亲水开敞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

  ——协调水与城市的关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保障首都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规划保留并新增外调水通道,完善相关水源配套工程,构建四条外部水源通道、两条输水水源环线、七处战略保障水源地、多级调蓄联动共保的首都供水安全保障格局。

  ——加强河湖水系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水系连通性,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构建流域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加强河湖蓝线管理,保护自然水域、湿地、坑塘等蓝色空间。

  ——加强本地水源恢复与保护。严格保护两库一渠,涵养地下水。到2020年密云水库蓄水量明显增加,到2035年力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有序实施官厅水库、永定河流域生态修复,到2035年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

  ——增加地表水调蓄能力,优先利用外调水,提高再生水利用比例,压采和保护本地地下水,加大地下水回灌量,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

  一系列具体措施和目标,让人们对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未来,不禁充满憧憬和希望。